文臣一派最在乎的就是君臣父子,臣乃忠臣,子做孝子。
说白了就是名声比天大。
严奕君这话里话外,不就是讽刺他吗。
为了自己的名声,他也要辩驳一二。
梗着脖子,这边刚要张口,身后却传来了沈丞相清清淡淡的声音。
“晋朝以孝道治国,严将军此话不差。”
被顶头上司,一派文人背刺一刀的吴祭酒,瞪大的眼睛,颤颤转身,手上的玉笏抖抖。
我们还是不是一队的。
胡子下颤颤抖抖的嘴,哆哆嗦嗦的刚要张口质问,高座之上的小皇帝。
“朕也觉得严卿此话有理,这事三年以后再议,如此便退朝吧。”
最后一句话说的飞快,不等旁人反应,立于角落的小太监,拂尘一甩,尖利的嗓音,高声宣唱。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不管吴祭酒甘心还是不甘心,朝会匆匆忙忙中落下帷幕。
众位不曾言语的大臣,目送帝王远去的背影。
心里难得困惑嘀咕上几句。
小皇帝看样子好像也不太想选妃。
思绪回笼,又想到今日难得统一战线的文武两位大臣。
他们倒是能理解,帝王纳妃选后,选的自然是朝中有权有势有名声的世家贵族之女。
待到三年多以后,20岁行了及冠之礼,成年之后,便可独断朝纲,大权独揽。
严奕君和沈倾怀此举,仔细细想,其中的弯弯道道,不难想明白。
这些大臣却不知道,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严奕君在听见要为小皇帝选妃纳妾的提议时,心里气得冒火,并不是为了巩固他的权力。
而是……
而是他也摸不明白,他只觉小皇帝年纪尚小,自己还是个需要宠爱的孩子,怎么能……怎么能那样呢。
想到这儿,下朝后的小朝会男人都懒得参加。
直接大步前行,两旁的走廊,宫里处处守卫的侍卫,他们个个目不斜视地伫立在一旁,眼前掠过男人如风一样疾驰的背影。
“陛下!”
换了繁重朝服,正在享用早膳的小皇帝。
殿里四周静悄悄地立着随侍的宫人,坐在方案边的小皇帝心情很好地朝人招招手。
“严爱卿可用了早膳,若是没用的话,不如同我一同享用吧。”
小皇帝日久天长的和他相处,早已不见之前的生疏拘谨。
邀约自己倚重的大臣用餐,弯弯的月牙眼,一点看不出男人心里酝酿的火气。
而严奕君,和小皇帝用了一顿饭,心里酝酿的那点火气,对着小皇帝鼓鼓囊囊的小腮帮。
食欲大发,连吃了三大碗饭压下去的严大将军,早将之前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或许是懒得提起。
反正,若是有不长眼的朝臣硬来碰他的火气,看他们有没有本事承担。
扒着第四碗饭的严大将军心里气恨恨地想。
小皇帝有什么错呢,小皇帝那么小,懵懵懂懂的什么都不懂。
他一点错都没有,错的是那些不长眼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