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

第322章 围杀张献忠

持续半个月的海战结束!

这一战鲲鹏军损失大小战舰30余艘,损伤战舰80余艘。

不过相比这些损失收获也是满满的,联军400多艘战舰,击沉60多艘,俘虏180多艘,俘虏西夷敌军一万余人,至于杀死多少敌人没统计,保守的估计也有一万余人。

海战的战报分两份一份送到京城,一份送到南京白浩松手里。

现在海陆协同作战,鲲鹏军也得听命白浩松的命令。

白浩松命令2个师的鲲鹏军在崇明港休整,损伤战舰拖回青岛港船出修理。

至于缴获的西夷人战舰返回九州岛继续补充兵力操练,所有西夷俘虏送回京城听从神武大帝发落。

其余可战舰队驻扎舟山港,等待下一步命令。

白浩松本来没那么着急进攻杭州宁波一带,既然郑芝龙撤退了,那么现在就必须将杭州湾一带全部拿下。

白浩松的大军稍作休整带着3万大军兵临杭州,此时随着郑芝虎大军的撤退,杭州一带的商贾乡绅带着家产已经全部南撤。

整个杭州只留下百姓寒门书子和一部分打算和杭州共存亡的贵族老古董。

这些乡绅贵族花了几万两白银组织了上万百姓誓与杭州共存亡。

结果芜湖军兵临城下,一批暗地里被神龙教教徒鼓动的百姓主动打开了城门,百姓们也早听说了神武大帝专门杀地主给百姓分田地。

一时间那些保守派气的脸红脖子粗,头铁的要杀要剐随便。

白浩松也不惯着他们,当场让百姓检举这些乡绅贵族,凡是举报这些贵族里有欺压百姓凌霸弱小的当场就砍了。

至于那些名声还不错,内心确实想和大明共存亡的顽固派,白浩松直接派军队将其全族押送到京城,听从皇帝发落。

这些人的结局基本已经定了,不是发配到东北就是新疆!

到了11月中旬整个杭州湾地区全部纳入华夏版图,眼看着还有一个多多月就过年了。

白浩松也不着急,让南明的百姓再过最后一个大明新年。

白浩松协助朝廷收拢百姓,土地重新分分配,稳扎稳打!

这个时候等了一个多月的忠武军骑兵也终于到达南京,骑兵,12万匹战马。

有了骑兵的相助白浩松有信心明年一年打到琼州!

白浩松将骑兵分成6个师驻扎在杭州、绍兴、宁波,黄山一带,剩余的6千人专门在太湖附近负责操练培养新骑兵。

明年一旦开春,大军一举南下荡平南明!

郑芝龙上次吐了一次血后整个人精神越来越差,尤其是回到福建听说西夷联军400多艘战舰都被鲲鹏军打败了。

现在他在面对神武大帝的时候多少有点无力感。

这次出征陆军20万大军大败而归,不但没能光复南京,就连杭州湾也丢失。

郑芝龙在南明的威信大大受损,朝堂上经常被那些文官刁难,好在郑家的水军损失并没有太大,朝堂上那些文官也就耍耍嘴皮子,要是罢免郑芝龙国公的身份,文官敢说,皇帝也不敢做啊!

西夷联军大败而归,这让科恩已经认识到,东方大国已经不是他们能招惹的了。

这次回到荷兰,他的这个公爵也差不多要上断头台了!

去年丢失的几千军人还没救回来,这次战舰损失过半,人员伤亡接近4成。

以后想要在东方大国这里做生意,必须低着头了。

肯恩和联军商量了三天,筹措了30万两白银,装上战舰,他要亲自去京城和这位新崛起的神武大帝谈判。

这次他是带着满满的诚意而来!

希望神武大帝可以网开一面让他们将战俘还回去,至于贸易上他也打算做出一些让步。

他相信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那神武大帝绝对不会拒绝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