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圣上想到曾经陶家父兄对他的忠心,叹了口气,直言不讳地表示,不管谁当太子,太子妃都只能是陶丹苑,你若不抗旨,他就收回你当太子的成命。
反正他那么多儿子,前面这十个不行,那不是还有后面的小萝卜头吗?就是让陶丹苑给小萝卜头当太子妃显得有些滑稽罢了,不过,倒也不是不能操作。
九皇子还是很珍惜他的太子之位的,讪讪地回了九皇子府,侧妃一度失望不已,但九皇子承诺,日后荣登大典,荣华富贵一定少不了她的。
侧妃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封自己为后,九皇子继位后也的确想这么操作,可先皇留了旨意,陶丹苑为皇后,前九皇子妃所出的嫡长子为太子,嫡次子为秦王。
侧妃所出的孩子什么都没捞着,侧妃还得了个封号“贤”,先皇让她贤惠点,别整天想着搞事。
消息传出,朝堂众人都确认了侧妃在先皇那里没什么面子,甚至,先皇对侧妃还可能有几分厌恶,侧妃受不了四面八方的流言蜚语,成功地病倒了。
登基后的九皇子虽然遵守了父皇留下的旨意,封了陶丹苑为皇后,可他也封了侧妃为“贤妃”,贤妃的风头比皇后更甚,可陶丹苑真的不好惹,她熟读宫规,稳稳地拿捏住了贤妃。
后续,则是陶丹苑稳坐皇后宝座,精心培养太子和秦王的后宫生活,新皇这个皇帝,除了偏宠贤妃,容易在跟贤妃沾边的事上犯糊涂以外,倒也还好。
可日防夜防,没防住太子的心,太子竟然对贤妃的娘家侄女一见钟情,闹着要废掉原来的太子妃,捧那个女子上位,陶丹苑当然不可能同意,她费了那么多心思,可不是要为贤妃做嫁衣的。
加之贤妃挑拨,以及枕边风的功效,太子因此和陶丹苑反目,陶丹苑再次认识到男人的不靠谱,她继续筹谋,等九皇子病逝,她细数了太子的多宗罪,废了太子。
这还是大齐有史以来第一位被皇后废掉的太子,陶丹苑想过捧秦王上位,可秦王一心只想当个吃喝享乐的闲散王爷,无奈之下,陶丹苑选择自己接手,她垂帘听政,自封为女帝。
朝堂和民间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可陶丹苑几十年如一日的筹谋,让民间看到了新的希望,百姓根本不关心坐在高位的是谁,他们只关心自己日常的吃饱穿暖,而陶丹苑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就信服陶丹苑。
除此之外,则是陶父留下的军队影响力,陶丹苑还是太子妃的时候,就对退伍老兵多有重用,做出了诸如方便面、火柴一类的行兵利器,所以,军队也对她称女帝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再说了,这还是大齐,陶丹苑虽为女帝,废了原来的太子,却也愿意从大齐宗室里另选新的继承人,她放出话,不论男女,皆可接受考核,这下,宗室热闹了,也顾不上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