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业帝国

第232章 初见毛文龙

面对袁可立拒人千里的态度,吕建也郑重道:“这次,我不是以私人关系求您老办事,我是公事公办。”

袁可立郑重起来,“你说。”

“皇上有旨,命本官犒赏东江镇,请巡抚大人派船送我去东江镇。”

“老臣接旨。那要派多少呢?”

“一百条三千料战舰吧。”

“干什么用这么多?”

“因为皇上赏赐了东江镇银子,本官恐怕毛帅用不上,所以,本官要全部购买粮食布匹,铁料,给他带去物资。”

这下,袁可立一直黑着的脸,总算露出了开心的笑,虽然还是笑比哭好看不了多少:“好,好,这舰队我出了。”

剩下的谈话就愉快的多了,美酒佳肴十分受用,虽然,袁可立老师傅依旧板着脸训人,但吕建已经甘之如饴了。

“要不要来我山东,做我副手?”袁可立提出了邀请。

“您老得了吧。您邀请我来,还不是想要我,给你平了白莲教叛乱?难道你的两万马步军,连对付一群乌合之众都不能吗?”

袁可立就长叹一声:“白莲教可不是什么乌合之众,他们有教义蛊惑,是一群有信仰的逆贼。尤其他们那所谓的刀枪不入的胡话,更让逆贼们敢于拼杀,实在难缠的很。

而老夫虽然有马步军两万,却缺敢死良将。那帮贪生怕死的家伙,率军出征,离开老夫看管,就只会索要开拔使费,只会克扣贪污,让出征的将士叫苦连天。士兵抱怨,还不如在军营里待遇好,老夫有什么办法?”

吕建眼珠一转:“那您可以借将啊,当初我就是这么干的。”

“老夫借谁啊,谁还能比你能啊。”

终于得到了老师傅的认可,吕建不由得意:“据我所知,现在在户部任主事的卢象升,两臂双骨,力气过人,一条四十斤大铁枪,有万人敌之美誉。而且此人深熟兵法,又为人刚正耿直,却屈才在户部故纸堆里,您何不借来一用?”

崇祯二年十月,皇太极入寇京畿,那时候,卢象升破家,组织了几千乡亲义勇勤王,死伤惨重。

那么,现在就把他弄到袁可立的帐下,掌握兵权。到时候,卢象升就可以率一支精兵救援北京,那作用就更大了。

对于卢象升,袁可立没听说过,但吕建的举荐他还是上了心。不久专派人考察了卢象升,果然如吕建所说,并且比吕建说的更好。

于是,袁可立就毫不犹豫的将卢象升,从户部冷板凳,要到自己的麾下,先保举做了登州知府,加登莱兵备道,然后命他率军,围剿山东贼寇,战绩斐然,转眼平乱成功。

两人分手,吕建抓紧采购,粮食布帛药材食盐,等等,最终只留给毛文龙一万两零花,就坐着巨大的战舰,驶进了茫茫大海。

面对一望无垠波澜壮阔的大海,面对海浪如山,出生西北的吕建,就有了一个强烈的感觉,于是,手扶船舷,面朝星辰大海张口:“呕——”他吐了,吐的是昏天黑地。

什么大海星光灿烂,什么大海海天一色,上船前,还想再剽窃一首诗以舒发感慨,这时候都和他无缘,就趴在船舱里狂吐。

等到了皮岛的码头,船舶靠岸,大家是连抬带抱,把面条一样的吕建抬下船,和早就接到通报的毛文龙见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富贵小当家
富贵小当家
穿越到贫寒人家,父亲残疾卧床不起,母亲性格软弱,家中无米下锅,大姐与小妹也被送了人,还能怎么办?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世界踩在脚底下。
疯狂的骨头
大明锤王
大明锤王
李谱穿越成大明开平王府的第三代继承人常继祖,开局就面临被纪纲率领的锦衣卫抄家的局面,那还有什么话可说的,直接抄起铜锤打断他的腿。手持铜锤一把,保定大明乾坤,辅佐大明三代帝王,将大明打造成一个铁血帝国。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天行无夜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好消息:你穿越了,拥有官方身份还是个军官坏消息:你赶上了大乱之时,周围都是叛军好消息:你有系统,并借此立下了大功坏消息:你被指派到了无人愿往的海外孤悬之地驻守好消息:系统加持,你在海外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支火器新军坏消息:朝廷知道了你在海外拥兵自重,按律当斩!面对皇帝质问。你:大胆!朕手握30万火器新军,陛下何故造反乎?
灰芒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陈长生穿越到三国之中,成为一名武将。然而随着金榜出现,陈长生的武力值曝光,成为排名第五百名的武将,被袁绍赶走。陈长生最终选择辅佐曹操!并且在获得系统后不断提升实力。一个月后,金榜在现!武力第一:陈长生!谋士第一:陈长生!政治第一:陈长生!商贾第一:陈长生!第一势力:曹魏!……那一刻,世界震惊!
盐煎肉老干妈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秦枫穿越洪武年间,却没有激活传说中的金手指。但两世为人,打工自然是不可能打工的!于是秦枫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你倒是说说,咱家标儿治国如何?秦枫:太子薨逝,建文无德,燕王造反,是为永乐!朱棣:你丫的不坑我能死啊!老朱:那我大明后世子孙,可有俊才者?秦枫:哟,您孝子贤孙可多了!文有瓦剌留学生,武有土木堡战神,洋的有英文名的Judy,还有叫门天子,木匠皇帝,威武大将军……听着
小鸡吃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