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商业帝国

第215章 坑人大会

密室里,烟雾缭绕,吕建许杰这两支烟枪,熏的张妍和洪秀清直咳嗽。

齐飞就贴心的将门撬开个缝隙。

吕建一瞪眼:“关上。”

齐飞就乖乖的关严了门。

洪秀清跳起来,指着吕建许杰:“掐掉。”

两个人就乖乖的掐掉了香烟。

吕建向大家通报了自己的粮食,到底去了哪里之后,吕建说道:“西北连年大旱,粮食短缺,而地瓜的播种,又加剧了主粮的短缺,所以他们就盯上了我们的粮食。”

“是的,因为我们的粮票大量的超发,这虽然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的财政压力,同时活跃了市场,但也给他们提供了机会。所以,咱们的粮票,名义上是一张兑换十五文,但在黑市上,我们的粮票都兑换到了十八文了。”

一个国家的汇率,其实不是由真正的国家定价的,真正的定价权是黑市。只有那里,才能最真实的反应出,国与国货币之间的真实汇率。

吕文学道:“这样,他们从黑市和百姓手中,兑换到粮票,然后再到我们手中换粮。即便他们拿十八文,但其实还是和他们亲自去南方采购,再运过来西北,再走蒙古运到建奴那里,还是要便宜许多。”

吕建道:“即便不便宜,只要他们手中有粮,将粮食贩卖给建奴皇太极,也有大把的利润可赚。”然后苦笑:“现在,我这个堂堂大明的钦差,户部陕西山西司主事,西北劝农使,信王长史,西北经略,竟然成了皇太极的帮凶,成了他的粮食运输贩子了。”

洪秀清就一拍桌子:“那你还等什么?抓人啊。”

吕建许杰相视苦笑,吕建解释:“我是信王长史,地瓜钦差,是管不到那里的。”

“你不还有一个西北经略吗。”

“那是只管军政,不管抓人。”然后再解释:“上次神木事变,他家参与证据确凿,但硬是让他们脱罪。是因为他们已经买通了,山陕几乎所有官员,以及朝廷中的一些人,能量大的很。我这次不能也不想,再做不成惹身麻烦。”

许杰帮腔:“如果这次咱们大人,再直接对上他们,那就会惹火烧身,晋商集团是绝对不会放过大人的。”

洪秀清立刻再道:“那我们停止发行粮票,我们掐死他们的粮食来源。”

这时候,久不说话的齐飞却道:“不能停发,要大发特发。”

洪秀清当时急了:“你敢资敌?”

张妍却明白了:“齐飞大人是准备坑敌。”

齐飞点头:“对,我们大发特发,让他们拿出真金白银,来和我们兑换,到时候,我们撑死他们。”

这个思路一打开,大家立刻开始向这个方向研究。

“可是,我们超发了,就要准备相应的粮食准备兑换啊。那样一来,我们的吕大人那里,能保证供应吗?一旦出现不能对付,那我们先崩溃了。”洪秀清担心的提议。

吕文学一笑:“据我摸底,单单湖广,最少还有一千万担的粮食,急于出售呢。”

齐飞悠悠道:“我们可以先对外放风,说南方夏粮将尽,秋粮未下。等十月秋粮收获,我们将集中运输三五百万担的粮食,一为兑换,二为过冬储备。”

吕建再问吕文学:“你能在整个九月半个十月,给我们送来这么多的粮食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富贵小当家
富贵小当家
穿越到贫寒人家,父亲残疾卧床不起,母亲性格软弱,家中无米下锅,大姐与小妹也被送了人,还能怎么办?撸起袖子加油干,把世界踩在脚底下。
疯狂的骨头
大明锤王
大明锤王
李谱穿越成大明开平王府的第三代继承人常继祖,开局就面临被纪纲率领的锦衣卫抄家的局面,那还有什么话可说的,直接抄起铜锤打断他的腿。手持铜锤一把,保定大明乾坤,辅佐大明三代帝王,将大明打造成一个铁血帝国。简介无力,请看正文
天行无夜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争霸:我用火炮在古代以德服人
好消息:你穿越了,拥有官方身份还是个军官坏消息:你赶上了大乱之时,周围都是叛军好消息:你有系统,并借此立下了大功坏消息:你被指派到了无人愿往的海外孤悬之地驻守好消息:系统加持,你在海外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支火器新军坏消息:朝廷知道了你在海外拥兵自重,按律当斩!面对皇帝质问。你:大胆!朕手握30万火器新军,陛下何故造反乎?
灰芒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三国:嫌我弱?开局被袁绍赶走!
陈长生穿越到三国之中,成为一名武将。然而随着金榜出现,陈长生的武力值曝光,成为排名第五百名的武将,被袁绍赶走。陈长生最终选择辅佐曹操!并且在获得系统后不断提升实力。一个月后,金榜在现!武力第一:陈长生!谋士第一:陈长生!政治第一:陈长生!商贾第一:陈长生!第一势力:曹魏!……那一刻,世界震惊!
盐煎肉老干妈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者,老朱心态崩了
秦枫穿越洪武年间,却没有激活传说中的金手指。但两世为人,打工自然是不可能打工的!于是秦枫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你倒是说说,咱家标儿治国如何?秦枫:太子薨逝,建文无德,燕王造反,是为永乐!朱棣:你丫的不坑我能死啊!老朱:那我大明后世子孙,可有俊才者?秦枫:哟,您孝子贤孙可多了!文有瓦剌留学生,武有土木堡战神,洋的有英文名的Judy,还有叫门天子,木匠皇帝,威武大将军……听着
小鸡吃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