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好女儿,周若钧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在安雅身边,还不忘拍拍她的小肚子。
这时他接到周父的电话,说已经到了京市的南站。
和安雅、蒋明打过招呼后,周若钧拿着车钥匙就跑了出去。
京市南站候车大厅。
周父将行李放在地上,拧开矿泉水坐在凳子上等着周若钧来接。
“小欧,你坐下休息一会儿,若钧到了南站会给我们打电话的,到时候我们再出站不迟,而且现在外面太阳那么大,万一中暑了怎么办?
周母叫欧秋霞,结婚二十多年,周父一直叫她小欧,他们这代人很少把“老公”“老婆”挂在嘴上。
“没事儿,我起来活动一下,做了好几个小时的高铁,坐的我腰酸背痛的。”
沪市因为是国际大都市,所以沪市的人除了出国,很少在外地工作,当初周若钧和安雅说要留在京市工作,他们就不太同意。
后来看周若钧在京市更有前途,他们也就没在说些什么。
“广治,这次如论如何都要让小雅跟我们回去,他们年轻人不会照顾小孩儿,还得要老人在一旁协助他们。”
周父叫周广志,是沪市报社的一名资深编辑,在工作岗位已经奋斗了30多年。
“孩子的事情由他们自己决定,需要我们帮着带孩子,你就提前办退休过来帮他们。如果不需要我们带孩子,那我们就每个月给他们打些钱,这样也能减轻他们的负担。”
每天报社都会遇到因为婆媳矛盾,引发小夫妻离婚的社会新闻。
因为生活理念不同,两代人在一起生活,即使是父母和子女,时间久了也会产生矛盾,更何况是婆媳呢。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工作那么忙,能照顾好囡囡吗?”
“时代不同了,你的那些育儿知识已经落后了,他们现在有自己的育儿理念,我们只要在旁边协助他们就好,其他的事情能少掺和就少掺和。”
“那就听你的,他们要我们带孩子,我们就带。不需要,我们就给钱。力和钱总要出一样。”
欧秋霞在坐月子的时候,因为育儿观念不同,没少和周若钧奶奶吵架。
这时,周广志的电话响了。
“爸,你和妈出站了吗?我已经到了。”
周若钧开车来到南站,在广场上逛了一圈,并没有看见周父周母的身影。
“我和你妈还没有出站呢,你在出站口等我们,我们这就过去。”
“行,你们慢一点儿,不用着急。”
周若钧被热得龇牙咧嘴,用力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
没多一会儿,周广志和欧秋霞老两口就提着行李出了检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