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太让下人炖了一碗莲子百合羹,由她亲自给给孙权送去,去去火气。孙权正在看奏折,等放下手中的竹简,看到吴国太正站在边上,慈祥的看着自己。孙权急忙站起来,把吴国太扶到椅子上,自己坐到边上,说道:“什么事情还需要母亲大人亲自过来,您派一个下人,给我说一声,我过去就是了。”
吴国太笑着说道:“你这么忙,我怎么忍心让你分心。再说,为娘的来看看自己的孩子,心里高兴着呢。权儿,我听张昭说你在为小妹的事情发愁,特意煮了一碗莲子百合羹给你去去火气,趁热喝了吧。”吴国太让下人给孙权端过来,孙权谢过吴国太,端起碗慢慢喝了起来。
吴国太说道:“权儿,张昭跟我说了刘备求娶小妹的事情,为娘同意。”
孙权把刚喝到嘴里的银耳羹全部吐了出来,喉咙呛得咳嗽了起来,缓了好一会儿,才能说话,惊讶地看着吴国太说道:“母亲你可知道刘备比小妹大多少岁吗?”
吴国太说道:“不管他多大,想娶你妹妹他要有那个命才是!”
孙权问道:“母亲此话何意?”
吴国太说道:“张昭那一句话说得对,你妹妹还小,只是假装答应他,我以你妹妹还小为由留在身边,量他刘备也不会说什么。张昭说曹操三年之内定会灭掉刘备,张昭为人正直,考虑事情细致,他的话应该不会有太大出入,所以你不妨答应刘备,为江东争取更多的时间壮大自己。”
孙权把银耳羹喝完,对吴国太说道:“我也知道张昭考虑事情周到仔细,但任何事情都会有个万一,三年之后刘备如果没死呢?而小妹又到了必须出阁的年纪,母亲该当如何处置?”
吴国太想了想,说道:“如果刘备真能活到那个时候,把小妹嫁给他也未尝不可。刘备能在曹操活下来证明他确实有本事,如果小妹嫁给他,未尝不是一段佳话!同时也为我们江东找了一个强大助力不是?”
孙权无语了,怎么母亲和张昭都如此保守,难道东吴永远只能躲在别人后面,难道江东子弟就没有血性吗?孙权虽然心里在嘶吼,但表面上仍然保持微笑,说道:“既然母亲同意了,儿臣也没有意见。”吴国太看孙权回心转意,非常欣慰,说了几句关心的话,在下人的搀扶下就离开了。
等吴国太离开后,孙权气得把桌子上的杯子摔得粉碎,在房间里大骂张昭这个老匹夫冥顽不灵,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又立刻派人把鲁肃喊过来商量联合事宜。鲁肃走进孙权的住处,看见房间里的被子碎了一地,心里在想到底什么事情一向让喜怒不形于色的主公如此大动肝火。鲁肃向孙权深施一礼,说道:“主公这么着急让臣过来,不知所为何事?”
孙权说道:“孤决定要与刘备结盟了,但不能像张昭那样处处只想着蝇头小利,盟约嘛就讲究个平等,你去跟诸葛亮说我东吴绝对不会占他刘备半点儿便宜,无论曹操进攻两家哪一方,对方都必须全力支援,孙刘联盟永不可破!要让刘备知道,我们江东子弟也不是只会躲在别人后面的软蛋,也是有血性的,也是能杀人的!”这些话几乎是孙权吼出来的,好像不是说给鲁肃而是说给自己听的。鲁肃点头答应,急忙转身去向诸葛亮传话,刚走到门口,被孙权喊住,鲁肃又急忙转身回来。
孙权补充道:“子敬,告诉诸葛亮刘备迎娶小妹的事情老夫人答应了,不过小妹年纪尚小,不谙人事,老夫人还要再养在身边几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