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那些大臣们就好像是吃定了裙带关系似的,整天接二连三的上书,仿佛胤礽的后宫不见进人那就是罪大恶极。
这可把刚做皇帝的胤礽惹恼了,他为什么会被骂狗太子,那是因为他做事真的狗,对此,淑贵妃和贤贵妃很有发言权。
他让那些上书选秀的人签字,若是你们家的女儿或者是妹妹进宫来了,做出了一点有违宫规的行为,这一支全部罢官,毕竟连规矩都学不好,那肯定是家里没教导好,家里人连规矩都没教导好,那送进宫来不就是来祸害朕的后宫吗?
如果有发现伤害皇嗣的行为,流产一个,家里面官职最高的那个赐死,若是故意伤胎,家里面官职最高的那个罢官。
甚至还好心的提醒一句,若是送进来的人,是对家族或者是家里有怨恨的,那可就好玩了。
胤礽让那些大臣签字的时候,一个一个都沉默了,为什么沉默呢?因为他们自然是懂后院的阴私的,谁能够保证万一呢?
再说了,他们送人进宫不就是为了能够加官进爵吗,若是可能还连累他们,那自然是不想的,所以直接就平息了这口气了。
之后再也没有人提过后宫要进人的消息了,当然了选秀还得继续的,后宫不进人,那还有诸位皇子的后院呀,胤礽太子年纪也大了,这样想一想,还是进皇子的后院稳妥些。
特别是大皇子,那可是深受太上皇和皇帝的喜爱。
但是没想到皇帝也是一个狭促的,直接让有意向要竞选大皇子福晋的报个名,然后同样的把那一份协议在提了一遍,这下可就糟糕了,若是有人不愿意签,那不就意味着他们送人去做大福晋其实是不怀好心。
这不上不下的,直接让大臣们给为难坏了,以前是生怕选不上,现在是生怕选上了。
而那些秀女们倒是挺期盼的,就算是知道有这个协议,她们还是想成为大福晋,因为这可能是以后的太子妃,也有可能是以后的皇后,所以就算是有这份协议在前面挡着她们,也要用鲜血把这名字填上去。
最后选的是马佳氏,当然不是跟荣太妃一支的,选的是三品护军参领之女,只是没想到撤了婚之后立马就把大皇子封为了太子。
这让想在别人身上下注的人懊悔不已,早知道就算是有那个协议也签了,毕竟家里面出一个太子妃,出一个皇后,那是多大的荣耀呀,最起码能够保住家族百年,只是现在后悔也晚了,已经有人了。
有了胤礽的这个奇葩协议,之后的后宫当中的子嗣基本上都能够存活,也有嫔妃不自量力的想挑衅这一门协议,但是之后的皇帝也都说到做到,该抄家抄家,该流放流放,该赐死赐死,敢做那就要敢当。
对此,后代人称胤礽为清朝最狗的皇帝,不仅仅是正史上记载的这件事情,后宫的淑皇贵妃和贤皇贵妃的陪葬当中也有这些事情,里面全部记载了对密理帝的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