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她们哪有呢?根本连听都没听说过啊!
民兵们倒也客气,认认真真地解释着:“天冷,大棚需要保温。为了采摘会能顺利圆满的同时,不耽搁咱们大棚菜,苏场长在人数安排上都是做了严格预算的。并发出了相应的邀请函,只有持有邀请函的人才能去大棚里参观。”
不然的话,就只能在大队部喝口热水。
再看看相关文字介绍、听听大棚种植人员的讲解。等采摘进行完了,再看看采摘回来的各种蔬菜了。
苏大姐皱眉,刚要说两句不好听的。苏五姐就先笑呵呵截过话头:“啊呀!咱们就是听说有这么桩新鲜事儿,也没有想到还有这么复杂的手续呀。这谁想出来的呀?也太聪明了吧。”
民兵连长是苏玉清的迷叔,他亲手训练的那些民兵当然也以他马首是瞻。
都钦佩苏玉清,特喜欢听人夸她。
当时笑得眉眼弯弯:“还有谁,咱们苏场长呗!富强养鸡场的年轻女场长,苏玉清同志。别看她只有十八岁,但有文化、有魄力,还特别有眼光。带着咱们全村给猪驱虫,配育肥猪饲料。提议养殖白羽鸡,又提议试种蔬菜大棚……”
滔滔不绝一顿说,将这半年来苏玉清给大队上带来的所有可喜变化都一一说了个遍。
言语间满是欣赏与崇拜。
张五姐:……
确实挺好,挺精彩,就是跟她想象中的弟媳妇相差太远。如果她跟自家弟弟成了,还是要把这些事情都放一放。
伺候好她们家小宝,再给她们张家多生几个孩子才是正经。
张四姐则有了些危机感:“呃,这么优秀的女同志,一定有好多优秀男同志想与她组成家庭吧?”
“那还用说?”民兵乐:“咱们苏场长十里八村一朵花,又是难得的高中学历,本来有心思的就数不胜数。等她当上了养鸡场场长之后,更是水涨船高。不知道多少优秀青年托人上门介绍,甚至亲自过来表白呢。”
“不过咱们苏场长一心想着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带咱们全体富强人走上真正的富强之路。才没心思想这些杂七杂八呢,都给推了。”
说到这里,小伙子离家出走的理智就迅速回笼了,警惕的小眼神看着张家母女几个。
无它,自打苏玉清没了名义上的婚约,重新进入单身状态后。这各路媒人就络绎不绝,太多太多人以寻亲、借水、买东西等等理由来旁敲侧击了。
不但两位民兵,整个富强生产大队的老少爷们都熟了这套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