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赵同志推广塑料大棚到了他们县里,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看好的。正好苏满仓被他那好闺女怂恿着到了县里农业部门,欢天喜地地把这烫手山芋给接了回去。为此县里边又是给化肥、又是帮忙给联络低价地膜的。就连公社里边,也主动包揽了几位专家的食宿问题。
很有点花小钱,甩大包袱的意思。
结果人家富强生产大队不但把这个事给干了,干得漂漂亮亮。
现在整整十亩地蔬菜大棚,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角瓜、西红柿等等,长的那叫一个硕果累累。
韭菜、菠菜跟一些小蔬菜们也是绿意盎然。
一眼瞧过去,都觉得赏心悦目。
打从下霜起,附近市县就基本跟各色蔬菜绝了缘。家家户户都是白菜、土豆、萝卜、酸菜、粉条轮番主持大局,各色咸菜点缀。
早晨白菜炖土豆,中午土豆炖白菜,晚上白菜土豆一起炖。
实在馋极了,换两块豆腐就算改善生活。
就这么来来回回两个月,谁都腻到不行。都等着盼着菜站、食堂、供销饭店的能来点新花样呢。这绿油油,鲜嫩嫩的各色蔬菜一出,还愁不引起疯抢吗?
富强生产大队这边也贼,没等着菜长好呢,就先各大厂子、国营单位的先发起了传单,搞起了预售。
让各家派人来眼见为实,亲眼看着大棚菜到底长多好,然后再决定买不买。
被白菜土豆等荼毒了这么久,再看到水灵灵、鲜嫩嫩的各色蔬菜。众人眼珠子都快粘上面了,还考虑什么呢?
买就一个字!
不能立即带走就接受预定,只要菜够新鲜、品质够好,价格绝对不是问题。
就算把应季时只能卖个两三分钱、三五分钱的茄子、豆角、豆角、黄瓜等定到了两毛一斤甚至以上。也没有人拒绝,还连说应该的。
物以稀为贵嘛!
这死冷寒天的,大棚等专人照应,还得烧炉子取暖。再加上塑料、竹竿、种子化肥等等这些,本来成本就高,比夏天正应季的时候高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自动自发地帮着找好理由。
那预售量之大,让徐书记都为之惊诧。
真·苏玉清不帮着开后门,都悬买不到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