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啊,最近这几天,北面的商人都没有来的。”
小二自个嘀咕,商人们出手阔绰,让自己跑个腿,就有不少的赏钱。
都十来天,北面来的商人一个都没。
文柳与文俊迟互视,难道只有他们逃出了巨州?
那之前的邵元一家呢?
文承志也意识到不对劲,刚想问被文俊迟拦住。
文俊迟把路引还给了小二哥,“多谢小二哥。”
“哥,你拦我做什么?”
文承志把各种路引都记了下来,不解的问文俊迟。
“有问题!”
文俊迟觉得不对劲,他们能过河,别人不会想不到。
巨州的事,永王也不可能不知道。
永王封锁了巨州的事情,不让百姓们知道,一定有古怪。
就算他们把巨州的事说出来,也不会有人信,还有可能会有危险。
三人默不作声,离开高家镇,看来他们今晚还是要在野外露宿。
知道需要路引,文年让文柳从空间里面掏出了一个书笼。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出去闯荡,制作路引这种事情,手到擒来。”
“我跟你们说,保准他们看不出来。”
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的岁月,文年不禁失笑。
何等快意的青春,仗剑走天涯。
文俊迟没想到看着正经的大爷爷,居然还有这样的过去。
文承志笑着把自己记下来的路引画出来。
“祖父,这章我可刻不出来。”
文承意冒出头,“我来,刻章这种事情还要看我。”
文柳都惊叹,这一家三口都是有绝技在身。
文渊找了处偏僻的地方,用竹屏风做格挡,上面铺上了油纸。
为了让文渊看得清,文柳还特地点两根蜡烛。
文俊致看得津津有味,“大爷爷,你能教我吗?”
文年年纪大,制作的时候手不停的抖。
“可以啊,这也算后继有人了。哈哈哈。”
文年手把手的教文俊致做路引,去不同的地方,需要不同的路引。
比如,今天来的是高家镇。
就需要写谁谁谁,年级多少,出门做什么,具体去哪里。
如果去到别的地方,还需要根据要到达的目的地,再重新制作新的路引。
文柳看得新奇,她还没见过古代的路引是什么样子。
学着大爷爷的方法,自己也拿了一张纸制作。
季月娘和越氏、李氏在一边做饭,看到孩子们围在大伯父身边。
越氏笑了,“阿迟现在看着比之前放松的多。”
季月娘看到阿柳专心致志的裁纸,“阿柳也是。”
女儿身上的那股疏离感慢慢变少了。
李氏没吭声,文俊术自己一人坐在一边,从他被鞭打后。
他不再和文家任何人说话,包括李氏。
文政看到文俊术这个样子就烦,骂几次后没反应。
不再理这个儿子,只有李氏每天巴巴的给他做饭。
路引做好,第二天大家顺利的进了高家镇。
他们掩饰了自己难民的身份,扮成走亲戚的一群人。
高家镇卖东西的不少,他们定好客栈后第一件事就是买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