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俊业和文俊致两个人,各背一个长方形的托盒,里面放的也是这几样东西。
祝丰节的集市不短,文俊业在北边,文俊致在南边。
二人边走边卖这些东西。
“文柳。”
肖垣艰难地挤到文柳的摊子,他在县城兜售盐焗蛋。
看到文俊业在卖东西,特地来看她。
这个时间闲逛的人最多,许多人都是打算把三里街逛了一圈后,再决定卖什么。
“怎么样?”
肖垣担心文柳卖不出去。
“你别急,我阿娘认识的人多,我让她的姐妹来你这买,你的摊子和别人的都不一样,看着就好。”
肖垣也没等文柳回答,一头钻进人潮中。
季月娘笑了:“这傻小子,谁说咱们没卖出去的。”
此时,惊天锣鼓声响起,祝丰节的庆典从此刻开始。
祈愿丰收的队伍开始了游行,引起众人的狂呼。
萨满站在最前面,一边伸手祈祷,一边跳着舞。
文柳第一次看到古人祈祷的盛会,看得目不暇接。
三里街处处都是来往的人,熙熙攘攘水泄不通。
游行的队伍走过文柳的摊子,有些人看到文柳不同于其他人的摊位,又涌了去。
有问的,有买的,还有想偷偷摸摸拿走的,被文四叔一下逮住。
文柳和季月娘、顾甜娘三人负责卖货,只觉得四面八方都是顾客的声音。
“怎么买?”
“多少钱?”
“我买得多,给我便宜些。”
“。”
文柳笑得合不拢嘴,端阳县的购买力是清水镇根本不能比的。
谁能想到,她的摊位卖的最好的就是方糖。
五十文一包的方糖销量最好,甚至有人直接要了一斤。
一上午的时间,方糖就卖了四斤。
文柳和文班喜上眉梢,文班看方糖快要卖完,连声催促文州回去拿。
文柳悄悄摸了背篓,把方糖放入背篓中。
“四叔别急,我带得多,这还有呢。”
文班疑惑看着背篓,他记得刚刚里面没有东西的。
快到中午,饮子卖得最好,尤其是薄荷饮。
三里街人多,温度也比其他地方高一些。
文柳的薄荷饮喝完,浑身清凉舒爽,价格不贵分量十足。
许多孩子缠着大人买。
“你这饮子是怎么做的?”
一个俏丽的女子站在文柳的摊位前,看着不过十二三岁的年纪。
圆圆的脸蛋,头发挽着双髻,穿着一件淡绿色的斗篷,手里拿着一串糖葫芦。
看着娇俏可爱,令人心生欢喜。
在她的身后还有两个衣衫打着补丁的人跟随。
文柳一时间分不清这是高门女儿还是地主家的。
随从穿得和他们一样寒酸,如果不是腰间的佩剑和周身气度,都以为是哪家长工。
“用薄荷、蜂蜜和糖浆,调配好才能有这个味道。”
文柳把薄荷饮的方子告诉了圆脸少女。
没想到摊位的少年会和她说,少女有些诧异。
“你就这样告诉我?”少女的脸上还带着天真与不解,文柳笑了。
“难道你知道就会做吗?”
少女一笑,两个酒窝荡漾,更加娇俏。
“你真有意思,少年郎,要不然去我家,给我当厨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