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那几个侍女,煮水、烫壶、洗杯、投茶、冲泡、醒茶、斟茶,奉茶。
一连串动作下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几位大人都看呆了,泡个茶竟也能如此风雅。
醒茶的时候他们就闻到茶香了。
等到侍女奉上茶的时候,温度正好入口。
他们迫不及待的送到嘴边,一口下去味甘不涩,唇齿留香。
似果香,又似花香。
”
“好茶!”
“想不到这山野间也有如此好的茶。”
“不知这茶叫什么名字?”有人问
“此茶,我们把她叫作凤凰单枞。”
“好名字!”
不错,这就是赵君竹在现代,见过的凤凰单枞。
在这里,它还藏在深山不为人知。
只有一些当地的山民采来自己喝。
因为不是什么名茶,也只有那么几株野野生的树。
没有太大的产量,所有籍籍无名。
赵君竹想要发展闵州的茶产业,形成茶文化。
将来要将闵州的茶卖到京城,江南,卖到大夏各地。就离不开宣传。
正好京城这些大人来了。
茶叶和器具也有,就借此机会,让他们品尝一下。
这些文官们,对茶文化最为追捧。
如果得到了他们这个圈子的认可,将来进入京城,打入市场就容易多了。
接下来,侍女们又表演了,其它几种茶艺手法。
大人们兴致颇高,意犹未尽。
等到宴请结束后,端玉贵太妃给他们每人送了一斤茶,和一套茶具。
他们个个爱不释手。
恨不得快些回去,回去就换掉自己的茶具。
这样一套茶具,就算不用,摆在书房里看着,也赏心悦目。
齐王回了南楚,就进宫见了皇帝。
密谈之后,第二天的朝会上,南楚皇就宣布,他们要在海边建制盐作坊。
南楚人翘首以盼的海盐,终于在作坊建好后的一个月后出来了。
南楚上下一片欢腾。
他们终于有了自己的的盐,再也不用从大夏买盐了。
看到了雪白细腻的海盐,南楚朝廷上下这次一致认为,用那块荒山野岭,换这个海水制盐的方子是值得的。
太值得了!
这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他们就耗费个人工。
那人还不多的是吗?
制出来的盐,他们不仅可以供应本国,还能卖给另一个邻居西戎。
有人甚至在想,大夏人是不是傻。
就为了个版图完整的执念,白白便宜他们南楚了。
版图完整又能怎么样呢!
听说他们的皇帝年幼未成年,现在是太后听政。
这女人呐,就是不行。
目光短浅。
那个地方就是个荒山,既不能住人,又不能种地。
要去有什么用。
就为了舆图上多那么一个点。
希望他们在知道,那里有大量铁矿的时候,还会这么想吧。
南楚人学会了大夏的技术,再和大夏抢生意。
没错错,他们就要就这么干!
西戎虽然有盐矿,但是盐矿的品质不好,杂质比较多。
他们自己的,开采和提炼技术也不行。
产出的盐都是粗盐,口感并不好。
仅供于国内的平民百姓。
西戎的王公贵族们吃的盐,都是从大夏进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