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大夏

第1章 天象示警

李枭冷冷一笑,“用不着这么拍寡人的马屁,现如今袁盛掌管钦天监,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且他还是圣上的心腹,圣上曾多次想要他成为日后太子的太傅,所以此人不除,日后必成大患!”

身旁的大臣趁此阿谀奉承,“主公所言极是,袁老头非死不可!”

“非死不可!”

“除是肯定要除,可那袁老头毕竟是圣上心腹,在朝廷之中一定也暗藏不少党羽,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只有……”说完,一桌大臣的耳朵都贴近李枭嘴旁,听着他蓄谋已久的阴谋,直至油灯燃尽!

与此同时,太师府,袁盛正与好友章仁在府中花园散步,也一同聊起了闲话。

“袁兄,今日郭宏他们几位在朝廷之上落井下石已经充分证明在朝中已有不少人想要置你与死地,所以日后行事还请袁兄多加小心才是啊!”章仁面容苦涩,双眼流露出了对友人的担忧。

袁盛轻拍好友的左肩,不慌不忙,“多谢章兄提醒,我会小心的,只是真正可怕的并不是郭宏那几位说我欺君的大臣!”

袁盛这话,激起了章仁的好奇心:“袁兄何出此言?”

袁盛微微一笑,“章兄他们今日的作法已足以见得他们并非明智之人,自然是愚昧之人那我又有何惧哉呢?其实今日在早朝我在与圣上谈话之时已经发现了端倪!”

“袁兄指的端倪是?”

“章兄你发现没有,我说完话时,朝中包括你在内的所有大臣都开始不安定起来,只有李枭和高阳端二位丞相保持沉默,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如此镇定的人不是圣上的忠贤之臣就是这大夏的奸人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郭宏他们,而是他们之中的一个!”

袁盛的一番话,使之章仁大悟:“袁兄这么一说我想我大概已经明白你的意思了!”

未时,养心殿。

李和雍用着膳,脑海里还不断呈现着昨夜所见之异象。

此时,一太监来报,“启禀朝皇,文天王使人捎来了一封信,还请朝皇过目!”

“呈上来!”说完太监便将书信恭敬的递给了天子。

李和雍翻开书信仔细一看,顿时放下了心中的不适,更甚龙颜大悦:“自复康郡主李翥之后,文天王如今还有了一个儿子,文天王昔日抵御杵丹入侵有功,顺理性应给他的儿子赐以贵名,既然文天王是皇族的藩国之王,那顺就给他的儿子赐名为建国,此有建设邦国,助兴大夏之意!”

李和雍话因刚落,便将目光转向那太监,“传旨,文天王嫡长子赐贵名建国,并封为世子,钦此!”

“是”太监接旨走后,渐渐的李和雍又一次陷入了方才的沉思,不久只见外面传来宫女的慌忙之声:“朝皇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