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看着面前高大俊朗的大儿子,心中也很是欣慰。
“标儿啊!看来还是你更入得了秦先生的法眼。”
想到老二老三老四。
朱元璋便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哼了一声。
“如果说全靠老二,老三,老四的话,恐怕先生现在早已报了死志。”
朱标说道:
“父皇宁切莫不可这样说,如果不是一开始老四发现了先生的话,也就没有今日这些事情了。”
“至于二弟和三弟,现在已经被先生教导的回头是岸,这可是金不换的好事儿,日后他们也一定会为我大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朱元璋不置可否,而后又感叹了一声:
“这秦先生懂得可真是多,小小年纪便洞察人心,而且熟知这么多的大道理,称之为仙师也不太过分。”
说到这里,朱元璋眉头一挑。
“难不成先生是生而知之之人?或者说……”
“他真的是神仙下凡?”
平日里讲究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朱标也是眉头一皱。
“父皇,您说的真是很有可能……”
父子二人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里看见凝重和惊骇。
毕竟时至今日,秦昊展现出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圣人之道!
小到对孩子们,大到对国家政策的理论知识,甚至还有格物的教学。
这些东西一个人穷极一生,可能都无法将其琢磨到深奥的地步。
但是秦昊可就不一样了,他一个人便能将这所有的事情都领悟完整。
这不是生而知之是什么?
这不是仙人下凡,又是如何?
而且在秦昊的身上。
除了他和徐妙云结婚有一些少年人的情感。
除此之外,面对生死或者是面对他们这些天底下最尊贵的人,秦昊也没有表现出俗人一般的情绪。
想到这里,两人更加的确定。
秦昊肯定就是仙人下凡!
朱元璋喃喃自语。
“看来真是天佑我大明!”
“只要咱们好好按照秦先生的话去实施政策,咱们大明不是稳了?!”
朱元璋给了朱标一个眼神。
“既然如此,标儿,你可一定要多多的去找秦先生探讨和交流知识。”
“儿子明白……”
……
四皇子府。
朱棣刚从军营里面回来,正准备回到自己的府邸。
然而,在门口却遇到了一个和尚将其拦下。
这僧人穿着一身黑袍,模样颇有一些凶狠,看上去亦正亦邪。
“这位施主……”
朱棣微微皱了皱眉头。
不过老朱家尊重佛教。
从小几个兄弟也被朱元璋要求学习佛教知识。
所以朱棣非常客气的对着和尚做礼。
“阿弥陀佛。”
黑衣僧人对着朱棣同样回礼,随后看着朱棣的眼睛。
“我乃天界寺而来。”
“法号名为道衍,现在已经还俗,俗名为姚广孝。”
听见了这黑衣僧人,或者说是已经还俗的姚广孝做自我介绍。
朱棣心中的疑惑之心更甚。
这和尚是不是得了失心疯了?
闲的没事来找自己说这些干什么?
“不知施主,可否请在下喝一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