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再一次强调,修撰大典只是面子工程。
只适合那些研究高深学问的学者和官员去读。
如果定位在这些人身上,那可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最终根本就达不到效果。
“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知识发给百姓学习。”
“这叫做一步到位,百姓是最终的受益者,而国家又会因百姓受益而受益。”
“百姓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学习,只需要稍加引导,就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朱棣现在才明白秦昊想表达什么意思,因为最初秦昊就说过,要把物理和化学等等学科编写成教材书。
现在恐怕还是如此,所以他小心的试问。
“先生是说做教科书?”
“反应有点慢,不过算是说对了。”秦昊又对朱棣挑起大拇指。
朱棣这一次可没呵呵傻笑,而是等着秦昊继续说。
秦昊的目光中带着一抹惆怅。
这是他第一次出现这样的眼神,哪怕就算是在牢房中度日,但是他也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
但现在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总之能看出他心情不是很好。
朱标和朱棣都没敢发问,而是默默的在等待秦昊说话。
“唉!”秦昊叹了一口气,然后开口。
“华夏延续几千年,早就已经丢掉数不清的传承。”
“这是让人可惜又可叹的事情。”
“但是究其这背后的原因,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知识垄断。”
秦昊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工匠总会想把自己的手艺留下一手,这一手到最后才会传给徒弟或者是自己的儿子。
但很多的时候这一手还没来得及往下传,就已经失传了。
其他的行业也都是大多如此,哪怕就算是做学问的人,也存在着这种现象。
所以这几千年的时间,不知道华夏流失了多少瑰宝。
而那些各行各业的人才,他们直到现在还想把把这一切垄断。
他们只想把这些传给自己最亲的人。
他们只想用自己的知识创造财富,而不想让别人知道这个方法,然后这个人也可以去创造财富。
这种垄断是属于万恶之源。
“如果这些知识都被老百姓学会了,你们可以想想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根本就不用坐在皇位上的人想着国富民强,而是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学习某个行业中最先进的技术,他们也可以创造价值。”
朱棣听到这话连忙的追问:“那按照先生说的不就解决了。”
“教材往下一发就让大家学就行了。”
“不过我还是没搞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丢掉的?只是因为垄断的原因吗?”
秦昊又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继续说道。
“当然不仅如此,还有华夏的土地被异族入侵。”
“这些外来的人学走我们的文化,又把我们一些文化灭绝。”
秦昊举了一个最近的朝代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