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第44章 儒家灭国

第44章 儒家灭国

朱棣宁可相信秦昊是一个乡野村夫,或者是一个武夫,他也不相信秦昊是一个做学问的人。

但现实他又不得不相信,秦昊所讲的这些道理是无人能及的。

秦昊看世情的通透,又是让人豁然开朗。

只是这动不动就血流成河的方法,从小就接受儒道的朱棣还是不认可。

秦昊侧身白了朱棣一眼,然后开口说道。

“你这脑子不会是和其他人一样坏掉了吧。”

“少学那些所谓的儒道思想,你想让大明朝灭亡吗?”

秦昊的一句话让朱棣震惊的从地上蹦了起来,他瞪大着眼睛在问秦昊。

“读书人学的不都是儒道吗?”

“虽然有错处,但是不至于您说得那么……”

朱棣拍着胸口,一副担忧的样子。

如果不是秦昊真有本事,他宁可相信,秦昊这是喝多了,满口胡言。

秦昊不知何时嘴上叼着一根草棍,听到朱标的话,他把草棍吐出来,说道。

“呸,做学问不能一味的死做学问。”

“儒家现在必须要扶正黜邪,要是一味的宣扬儒家,后面肯定会亡国。”

“你不会没有听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吧!”

“只学儒家,会让人脑袋瓦特的。”

朱棣一脸错愕,他不知何为瓦特。

“这都不重要,我给你讲讲这儒家的弊端。”

“若是讲礼和德行,那刘关张又怎么能建立汉室?”

儒家的思想是以宽容的胸怀去感化别人,那所有的人都会其乐融融。

秦昊最嗤之以鼻的就是这一点。

他不赞同无毒不丈夫的说法,但人生在世如果全都讲究道德和立法,那这个人一辈子都不会获得成功。

他更认可一个人应当有底线。

从春秋到战国再到三国鼎立,无一不能证明,只凭借着儒家的思想,是无法感化众人。

君王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只动嘴皮子,更是无法教化众人。

秦昊给朱棣讲起了焚书坑儒的经典案例,秦始皇之所以如此做,并不是为了文化灭绝。

更多的还是这些人的思想木纳。

秦始皇征战天下最后一统六国,如果只是用儒家的思想,那秦始皇到现在都无法完成统一。

“六国道是将儒家思想展现的淋漓尽致,但是用嘴可不能保护国土。”

“在他们的眼中始皇帝是卑鄙无耻的,不懂得礼法。”

“在秦国的民众的眼里,始皇帝就是大英雄,就是开创万代的神明。”

秦昊说完这个故事,又给朱棣说了几个其他的案例。

案例都能够证明,只知道儒家的思想根本就无法治理天下,反而到最后天下都会因此而灭亡。

特别是儒家思想当中的几大弊端,往往都会成为让人固步自封又被束缚的绳索。

“你是想成为那被灭国的人,还是想成为万代的英雄?”

“你是想坚持儒家的思想,还是集百家所长?”

听到秦昊的问题,朱棣毫不犹豫的回应。

“当然是后者。”

“王八蛋才要学坑人的儒家思想。”

秦昊摇摇头:“你把我的话当放屁了吗?”

“我都说了要集百家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儒家思想有可取之处,其他的思想也有弊端所在,这要擦亮眼睛,自己去分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