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慌了,我的狱友竟是朱棣!

第38章 生而知之

第38章 生而知之

轻轻的一番话。

就像是一只无形的大手。

彻底拨开了朱标、朱棣心头的大霾。

此时的朱标有同豁然开朗。

无比感激自己做下的,前来听课的决定。

不过是短短的几分钟。

他学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果然。

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

朱元璋再多次的教导。

也比不过一次深刻的点拨。

而且……

朱标甚至能感觉到。

面前的秦昊,不只是想拨开两人心中的“蒙”。

而是直接就把天地之中最简单,但是无法明悟的大道。

摆在了自己二人的面前。

让他们两个,去品!

尤其是最后的一句: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更是一句点睛之笔。

朱标的初心,就是以仁治天下。

用良知去做事。

知行合一了。

他一定能好好的治理这个大明!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

畏首畏尾,最后什么也没做的成!

感悟到了这一些东西之后。

朱标更加觉得秦昊的恐怖。

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跟自己的年纪,不相上下。

却有了开宗立派,甚至于圣人的才学。

难不成,此人是生而知之?

可就算是生而知之,也做不到这样一个份上!

片刻之后。

朱标长长的舒了一口气。

“先生,您的才话冠绝,真是让学生佩服。”

秦昊笑了笑:

“好了,去休息吧。”

“明天再说别的。”

说完之后。

他躺在茅草堆上。

但随后又像是想起了什么:

“如果你想学,你就告诉我。”

“反正……我也活不了多久了。”

望着秦昊陷入阴影的身体。

朱标喃喃自语:

“放心吧先生,我是不会让你死的。”

如此一个才华横溢。

如此一个道通天地。

如此一个通透如斯的人。

如果他就这样英年早逝。

那就是整个大明,哦不,天地的损失!

……

夜晚。

韩国公府。

烛火不散。

随着窸窸窣窣的树影声。

里面的议论声,也随着风飘向了窗外。

“恩公,这秦昊一时半会儿,是动不了了。”

胡惟庸的眼中闪过了一丝担忧:

“而且,刘伯温也复位了。”

“陛下不会是想重新启用浙东党,然后打压我们淮西党吧?”

现在只是大明建国初期。

淮西党的势力,远远没有后期如此强大。

面对朱元璋铺天盖地的政策。

他们也很是吃不消。

李善长陷入了沉思。

“现在,只能稳住现状了。”

胡惟庸说道:

“恩公,我今天过来,就是想到了一个主意,可以让咱们淮西党那些兄弟们缴的田地税补偿回来。”

李善长来了兴致,抬起头:

“哦?斯祥,说来听听。”

他补充了一句:

“最近锦衣卫看得很严,你可千万别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胡惟庸赶紧说道:

“恩师放心,我怎么可能会做那样的事情给锦衣卫留下把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