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都是穷给闹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改善什么,所以年轻人一出去,就不爱回来了;就拿我儿子来说,两年回来一次,还就待那么几天就走,说是不习惯;妈的,我都待了大半辈子了,有什么不习惯的”吕其中有些情绪的说。
“这里确实比不上城里的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所以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啊”陈博也是感慨的说。
毕竟现在年轻人愿意留在家里的真不多,这样下去,一旦现在这一辈人年纪大了,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时候,那村里就完全荒废了,不管是耕地还是宅基地。
“说实话,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就拿修路和修桥这事情来说吧,我们一直都在打报告,跑关系,可是差不多六年了,每一年都没有我们的份;也许我们这里是属于三不管地带,县里就是不愿意拨款修路,据我所知,伏牛村这六年来,都修了两次路了”刘志鹏也是发牢骚的说。
“他们村是有企业 的,村里修路的钱是企业负责80%,剩余的事村民均摊的,我们村没有啊,我们村的人也拿不出那个钱啊?”吕其中有些感慨。
“企业?伏牛村我去过,他们的企业就是那几个小型的棉花加工作坊而已吧!”陈博疑惑的问。
“就那几个,能给他们带来的利润也是可观的;别的不说就他们村的棉花,加上我们坡上村,坡下村,连坡村,环坡村这五个村的棉花都多少了?何况我们这四个村每年的棉花价格都比他们的低差不多0.5元/斤了”吕其中有些不悦的说着。
“什么?棉花不是有指导价?为什么还会低价?”陈博懵逼了,这又是什么操作。
“我们这几个叫坡的村子,路都是一样的,都是坑坑洼洼的;他们就以路不好为由,运费贵为由等等的理由,压榨我们的价格;除了伏牛村的,别的村没有一个敢来我们村收棉花的;我们试着自己用拖拉机运过,但是被交警给扣车了,棉花也被没收了。”刘志鹏补充的说。
“你们这四个村加上伏牛村,大概有多少棉花种植面积?”陈博问。
“这个我们还真核算过,四个个村加起来,差不多9600多亩棉花种植地”做为行政主官的刘志鹏村长对这个可是很熟悉的。
“这么多?这按照三百斤的亩产,算下来差不多是2400吨左右的籽棉啊”陈博瞬间个惊到了。
这操作实在太让人出乎意料了,按照刚才说的比外村的差价五毛左右,这1440吨下来又是140多万的钱啊,平均一个村都被盘剥了差不多35W左右,这样的利润,能让你们出村才怪呢,陈博心里也是一时间五味杂陈。
这些人真的是无处不在吸血啊,怪不得这条路打了六年的报告都没有人批,估计镇上都没有给递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