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问:你要带着孩子离开,刘昆会同意吗?你真能下得了这个决心吗?
张畅说:这个事我想了不是一天两天。
老师他们三个人都沉默了,张畅说的含蓄,但三个老人都是人精,岂能听不出张畅的意思。老师问:既然你自己决定了,我们不会干涉,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张畅说:我想辞职,然后带着孩子离开,去外面生活一段时间。
老师知道张畅的性格,一旦自己认准的事,那是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你这样就完全没有退路了。这样吧,我尊重你的想法,我先想办法找个地方,把你的关系挂起来,然后和你的师哥师姐们联系一下,看有没有适合你做的事。关于结婚的事,也先放起来,不要太决绝。毕竟,他还是孩子的父亲,即使说你们不在一起,将来也少不了联系。你说呢,老马。
张畅答应了老师。
自始至终,马师傅很少说话,听到老师问他,老马说:遵循本心吧。
当天晚上,老师就让张畅帮他订第二天回省城的车票。
事实上,张畅只是向老师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过多的说对刘昆的认识,真正让张畅感到寒心的,除了她向老师说的那些自己的原因外,还有几件事上的感触:对曹玉隐忍多年后关键时刻的毫不手软,如果不是刘昆向老水背地里告状,悄悄反映供销社有变卖国有资产的嫌疑,凭曹玉的活动能力和关系,怎么会在干部公示后让老水一言否决?对刘瑞表面关心背后的绝情也是如此,虽说刘瑞是自己引见给老水的,但当刘瑞和老水在一起的时候,刘昆没有一点的情绪波动。还有白玉茹,明明知道自己和白玉茹交好,可当白玉茹自荐枕席的时候,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还理所当然。何况,他和卫总还称兄道弟。还有童如玉、齐红霞的事。
这些事表面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换个角度,却不能不感慨刘昆的心机太深:告曹玉,是老水需要立威,而刘昆恰到好处的瞅准了时机;送刘瑞给老水是为了和自己绑在一起;睡白玉茹是为了把卫总拴在一条船上,推荐童如玉是为了讨好自己。而先推荐后不理齐红霞,是既要讨好宋慧丽而又在宋慧丽旁边留个耳目,一旦发现宋慧丽开始反感齐红霞,齐红霞就没了利用的价值。
不是张畅爱把人想的太坏,而是每一件事的始末,两个人都要交流,而这个交流的过程中,刘昆虽然嘴上不说,但总会有一些让人不得不生疑的细节。凡是对自己有利的事,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做,且不受原则、道德的约束,凡是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何止是敷衍了事。
张畅在和刘昆在一起的时候,对刘昆的这种一切为了自己的自私有了深刻的认识,而自私背后,就是贪心不足,当人开始无底线的贪婪时,就是玩火自焚的开始。这才是张畅不愿结婚的真实原因。
而去西川找刘昆的卫总,也再一次领教了刘昆深藏不露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