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市场还是十年前钱鬼子搞的,说是要提升城市的档次,把县城里原来各家各户的临街门面全集中了过来。当时显得很有气势,十分热闹。各种美食摊位鳞次栉比,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忙碌的店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一边忙碌地翻炒着食物,一边笑谈着生活琐事。而客人们则穿梭在摊位之间,品尝着美食。天州市还作为县城整治的样板在全市宣传过,还上了省上的电视台,名噪一时。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县城开始了整体规划,大体有些名气的单位都占据了县城东西长街的临街位置,老城里的私人四合院被拔地而起的楼房代替。但好景不长,不到十年功夫,相当一部分占据了临街门面的单位诸如供销社等又开始靠出租门面过日子。市场内的一些商户,又搬了出去,往日的热闹就成了昨日黄花。
这种情形说不上好坏,但就从西川的地势而言,的确是不太合适。类似西川这种背山面水的老县城,大多都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县城的拓展,都是旁山沿水两头扩大的。就拿西川来说,不到十万左右的城镇居民,聚集在东西将近五公里长的主街两侧,南北最窄处尚不足百米,本来,出门三五分钟就能办了的事,现在却要跑上好几里路,这也许是市场冷落的原因之一吧。
两个人吃着饭,自然围绕着各自关心的事说着话。卫总说:知道为啥我不愿意在天州的其他县搞开发吗?都是这种地势,建个大一点的楼盘,拆迁的难度先不说,找一块合适的地就是难事。零零散散的搞上几块地,光是前期费用,都会多出好大一笔,得不偿失。
刘昆说:过去的事,我们不说也罢。假如说,要是把这块地给你呢?
卫总喝了一口清汤:什么意思?
刘昆指了一下马路对面:商铺后面还有菜市场,日杂和百货市场,大概有近五万平米,国道扩路,规划沿南岸架桥修路,彻底和中心大道分开。有没有搞一个立体市场的兴趣?
卫总马上想到了头天晚上和赵明山聊天时,赵明山说:搞建材市场这个想法不错。但市上在城建方面,下一步的规划中,要把亮化城市,提升功能,突出特色这些因素统统考虑进去,要充分考虑借助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发挥区域中心作用和政企联合,城乡结合。这个观点是有所指的。
但目前的自己很尴尬,一方面,林果基地投入如同一个装了太多水的又架在炉子上烤的TT,不管是停止还是继续注入,稍有不慎,就是套破水撒火息。另一个方面,自己只是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商人,不管做什么,首要的目标是盈利。
听着这刘昆的话,卫总有些迟疑了。可刘昆又问了卫总一句:赵市长说,他先和宋书记沟通一下,准备五一期间上带上我上一次京都,先期了解一下市上搞农业示范园的事。你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