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母还打算质问源父,而源霖头也不回就走了。
“霖儿……”
“让他走!这个不孝子,我源家竟生出这样的儿子!个忤逆不孝的东西!哼!”
“老爷啊……”
源霖冲回了房间,这时源家众人赶了过来,只见源霖正在行李,看来打算要离家出走。
源城:“三弟,你这是怎么了?”
源瑞:“三弟,你要去哪?”
源瑞见没办法阻拦,只好去请示源父。当时源父正在气头上,连源母都被挡在门外,源瑞只好带着母亲追了出去。
源府,大门。
“霖儿……”
这时源霖回过头,只见母亲趔趔趄趄地追了出来,呜咽道:“母亲……”
“霖儿,你一定要去吗?”
“母亲,儿子不孝,还请您保重身体,不要牵挂。”
源母哽咽道:“霖儿……”
“母亲保重。”
……
最后,等源霖离开家后,管家常山才赶去书房向源父禀报,手里单独拿了一封书信,只见信封上写着“母亲安启”。
“老爷,少爷人走了,留了一封信。”
源父拿过信,犹豫了一下,“快去,把人追回来!”
“是!”
常山走后不久,小厮长生就回来了,当时源父拿着那封信正看到一半,“青梅之情,拳拳之心……”
长生:“老爷,三少爷没有追回来。”
源父:“哼!”
“……”
长生顿时提心吊胆,而源父将信折了起来,来回踱着步子,最后只是对常山说,“等夫人用了饭,再让人把信送去。”
“是。”
……
这时,源母正在佛下诵经,木鱼“噔噔”地敲着,这位母亲双鬓已生白发,满目忧思难解,诵经只为儿子祈福。源父让人暂时瞒着,只是告诉源母已让人去追,很快就会回来。
源母:“玉麝,霖儿还没回来吗?”
“还没有,夫人,想是还在路上。”
时间一晃又到中午,可还是没有消息,源母总觉得心跳厉害,询问才知人早就出了城,正要不知所措,丫鬟就送信来了。
“夫人……”
源母放下木槌,玉麝过去扶起源母,丫鬟将信递了过来,“夫人,这是少爷留给您的信,老爷刚让人送来。”
“信。”
源母恍惚了一下,玉麝接过信,“夫人,给您。”
书信是拆封的,源母知道源父已经看过,心中开始七上八下,于是着急地打开信读起来。她的双手颤抖着,愁容却慢慢褪去,只是含着泪笑了。
“夫人,您还好吗?”
源母握着信,和源父的愤怒不同,只说了一句,“随他去吧。”
……
“母亲尊鉴:春寒料峭,愿自珍重。自郡主幼年遇险,儿惶惶不得心安。昔日将军府悲剧,无法弥补分毫,酿成儿半生缺憾。如今喜得郡主音信,儿势必左右追随,青梅之情,拳拳之心,还望母亲成全。他日定返家自省,侍奉母亲于膝前,免念。言不尽思,再祈珍重。不孝子源霖,敬请福安。”
江上,风平浪静,一艘客船正顺水而去,到沚城还要三四个时辰,船夫们看了看船内,有位客人正在闭目养神,仿佛就要睡着了。
“月儿,我知道你在沚城,若是不在……不管天涯海角,我都会找到你。”
若是不在沚城,他能想到的只有一座城一座城地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