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姑娘,来看看胭脂吧!”
“姑娘,买布吗?”
“姑娘……”
女子摇摇头就走了,接着便有几人走到铺子里询价。
“咦,这镯子不错,老板,多少钱?”
“夫人,这是上好的翡翠镯子,只要五两银子。”
“便宜一点吧,我可是您的常客。”
“夫人,本店本小利薄……”
……
“老板,这胭脂用什么做的?”
“我家的胭脂都是用花汁调配的,牡丹、月季、荷花、蔷薇都有,小姐看喜欢什么样的?”
“这几个都给我包起来!”
那位小姐爽快地付了钱,又继续逛着,在摊上瞧瞧、铺里看看。外面的世界果然很神奇,虽不知道是哪朝哪代,民风还是很淳朴。
“当心,您慢点儿走。”
……
在街上转到中午,女子感觉有些饿,于是又去了一家酒楼,学着食客的样子点了两样菜,看起来也没有那么难。
“姑娘,菜来了……”
伙计端着托盘,动作麻利,两个菜已经上桌。
“还有这是本店赠送的莲子羹,用去年的莲子熬的,有清心顺气的功效,姑娘慢用。”
“谢谢。”
“姑娘客气。”
伙计上完菜就下楼了,她端起碗筷吃了起来,也听隔壁聊些城里的新鲜事。
“唉,你们听说了吗?昨夜礼部尚书府啊,进贼了。”
“真的吗?”
“不会又是你道听途说的吧?”
“我骗你干什么,我远房的表兄就在尚书府当护院,……”
他们开始高谈阔论,她并不去仔细分辨,反而别过脸去看着楼下,街上的人群来来去去,也许她早就应该出来见见世面。
一会儿,她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碗筷,端起那碗莲子羹,舀一勺喂进嘴里,甜甜的,味道很不错。她从山崖上采了药草凑了凑路费,好在在这里的用度并不大,还够她花上好几个年月的,她不知道那些药草那么值钱。
中午了,她也从酒楼出来了,还是悠闲地在人群里穿梭,新奇又有趣。
“冰糖葫芦……冰糖葫芦……”
一个小贩立在人群中,肩上扛着一捆东西,想来那就是冰糖葫芦。
“娘,我要吃冰糖葫芦。”
“好,娘买给你,给我拿一串吧。”
“好嘞,给,夫人,两文钱。”
“拿着,吃吧。”
小孩儿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地跑开了。
“你慢点儿,别磕着了。”
妇人匆匆给了钱,便追了去。她望着小孩,脚不自觉地走了过去,对小贩说:“我也要一串。”
“好的,姑娘。”
小贩递给她一串,她也掏出一小块银子,递了过去,“给你。”说完拿着冰糖葫芦她就走开了。
“姑娘,不用给这么多。”
小贩没有追过去,掂了掂手里的银,又扛起冰糖葫芦吆喝起来,“冰糖葫芦哎……”声音渐渐淹没在人群里……
她举着糖葫芦,咬了一口,心里莫名的开心,也不知是冰糖葫芦的香甜,还是心底那久违的触动。这种感觉是美好的,或许也是令人向往的,为此她也愿意多停留些时日,才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