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如今百参战事已平,又逢新岁,不如喜上加喜。”
“如何喜上加喜?”
“原定两年前就要办的世子殿下大婚,是否重新筹备起来?”
“唔……”新罗王不语,发出了一个长长的叹语。
“启禀王上,如今朝局已定,请王上早立储王,以安民心。”见王上没有明确态度,新罗中书令换了个议题。
朝堂之上鸦雀无声,片刻后,一大臣打破了安宁:“中书令认为,谁可担当储王?”
“自古或立长或立贤,世子既为嫡长,又才德兼备武功了得。”中书令向王上拱手道,“是储王的最好人选。”
“听闻尹尚书的千金还在养病中,尹尚书,令嫒身体可好了些?”工部侍郎在朝堂上家常似地询问起了尹尚书。
“小女多谢赵侍郎关怀。”尹尚书冷漠道。自从新王登基,朝堂上暗流汹涌,就是围绕着储王之争。
“二殿下军功卓着,为新罗王室立下赫赫战功,又娶了名门高氏为妻,二殿下也非常合适。”
成均之所以会获得他人的支持,除了他的生母在世依然是宠妾之外,他的性格脾性与王上更为相似,刚刚打了胜仗的成均在军功上比成寅更胜一筹。
“李侍郎,尹氏亦是百年名门,尹尚书的女儿克娴淑德,不在高氏之下。”
“还没过门的女儿成天住在世子府邸,巴望着世子娶进门,这般百年名门我还是头回见!”
“李侍郎,请你说话放尊重些!”尹尚书怒斥。对尹尚书来说,他早就被判做世子的党羽,可是真的要拿着他的女儿做文章,他可真的会生气。
“我说的难道不是事实?”
“此乃王上家事,由王上作主便好,何须堂上争辩。”宰辅打圆场道。
“世子若只当个王子,便是王上家事,若为储王,世子妃便是储王妃了,储王妃的品性那是要举国共检的,岂可当一般家事处之……”
其实挑尹熙妍品行是鸡蛋里挑骨头,举国上下都知道尹尚书的女儿是新罗国最漂亮、最知书达理的女子,成均派系的大臣们只是不好在大殿上拿尹熙妍不能说话这个缘由攻击成寅,因为这会显得本就没有宽仁名声的成均更加没有人情味。
当年遣成寅侍瀛,亦有万般不舍,但是与瀛交好、学习瀛文化运用到新罗,不就是对他的期盼么。何况当年与百年尹氏的这条红线也是他自己拉的,因为这能补上成寅母亲早逝的短板。可是千算万算,他没有想到儿子是个情种,因着这个缘由,他总是有些迟疑。这份迟疑被成均看在眼里,更加壮实了他夺嫡的野心。
新罗王看着朝堂吵成一片,决定还是把这个事情拖一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