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妙妙的生母宁姨娘是武郎中正妻的胞妹,武二公子虽是庶出,但自小养在武夫人名下,所以名义上也算是江妙妙的表兄。”
表兄表妹,青梅竹马。可惜郎有情妾无意,眼看着心爱的表妹将嫁做人妇,才一时情难自抑失了手,害得佳人香消玉殒。
“呵,情杀,还真是合情合理。”魏岚轻笑,“那宁安侯是作何应对?”
“宁安侯将宁姨娘送去了东郊外的庄子上。现在宁安侯府的管家权虽重回到了江老太君手中,但因着她年事已高,实则全是江子莺在管。”
宁安侯宠妾灭妻,宠的便是这个宁姨娘。江子莺的母亲沈氏还在世时,就没少受这个宁姨娘的气。后来宁姨娘更是趁其病重时越过了老太君,将侯府掌家权给夺了过去。
而之所以在沈氏去世这么多年宁姨娘都未能扶正,一是因为老太君还在,宁安侯即便再宠爱她,也不能罔顾老太君的意愿执意抬妾为妻。且他宠妾灭妻的事闹得太大,勋贵圈里都知晓,他在自个儿府中可以肆无忌惮,但到了外头却不敢。
二则也实在是因为宁姨娘出身太低,且当年入侯府并不光彩。沈家只是不在京都,不是死了。他真要娶继室,也得知会那边一声。就宁姨娘这样的,还真不适合。
不过除去名分不能抬,宁姨娘在宁安侯府的地位实则也与侯府夫人无二了。而且因为她的存在,老太君就是想再给宁安侯讲个继室,也是为难人。
能让宁安侯舍得将宁姨娘送去庄子,看来江子莺是没少在暗中使劲。
只是让她比较好奇的是武郎中的夫人,她总觉得这其中还有事。
左右现在也睡不着,她便半坐起了身,将放在一旁的软枕垫在了腰间,觉得舒服了些,才悠悠开口问出了心中疑惑。
此番来回话的暗卫是皇上派到她身边听用的十七。十七是个女子,女子心细,对许多事也比男子要敏感些。
就好比这一次的事,魏岚只是想知道江子莺的后续,没成想只是武家庶子与此事有牵连,十七却连武夫人和宁姨娘这十几年的恩恩怨怨全都查了个底透儿。
两人关系看似亲厚,实则武夫人恨宁姨娘入骨。说起来事情还与当年宁姨娘入侯府为妾有关。
宁家姐妹出身清贵宁家,其祖父曾官至从五品翰林侍讲学士。只是其父才学却是一般,勉强考到了个同进士,一直都是外放为官。
知道宁家姐妹长到可议亲的年纪,宁父心思活络起来,想借门好姻亲调回京都,于是便求着宁翰林在京都为两姐妹寻门好亲事。
宁翰林自诩清流,大半辈子都是在翰林院里打转,结交的也多是与其相近之流。但为了儿孙的前途,也不得不豁下老脸去求了故交,最后给宁大姑娘,也就是如今的武夫人定下了宁安侯府的亲事。
只不过对象不是宁安侯世子,即现如今的宁安侯爷,而是嫡次子江二公子。
而给宁二姑娘也就是宁姨娘定下的,正是如今的礼部主客司武郎中。
到这儿,魏岚也总算是弄清了这武郎中是何许人也了。武郎中出身安江武氏,也算是一支大族。
与岭南陈家和蔺家不同,武氏族中出仕的子弟众多,但多在地方任职,留任京中的不多,官位最高也只有一个御史中丞。
至于武郎中的父亲,在当时也只是一个吏部吏部司员外郎。
这乍一瞧,似乎宁二姑娘的亲事比之宁大姑娘稍次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