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主,谢谢!”苏泊舟端起一杯白开水,敬程十娘。当程十娘等人将疫病控制住的时候,打开重症院大门时,苏泊舟第一个冲进了重症院,跪在苏奶奶面前。那时程十娘才知道她喜欢的苏奶奶原来是苏泊舟的奶奶。苏泊舟沦为孤儿后,是苏奶奶捡回家收养的。老人十分明理,程十娘特别喜欢待在她身边。苏奶奶病情恶化时,程十娘差点把自己哭晕了,幸亏白御医出手从阎王爷那里把人拉了回来。如今苏奶奶出了重症院,小茹和小鹰在照顾她。
“苏先生客气了,各位都是这次的功臣,我会好好和姨夫汇报,向圣人提及你们的功劳。”程十娘笑得很开心,连忙摆手。
“郡主不愧是孙道长的徒弟,这一身医术,实在是令老夫佩服。”这是后来进隔离区的御医。
“白御医客气,您那一手针灸真的太厉害了。苏奶奶多亏了您妙手回春。”程十娘喜笑颜开。
\郡主、白御医,您二位就别在这里客气了。老孟我平时谁都不服,苏先生算一个,您二位高义,救了咱们,老孟我服了。\孟勇端起大腕的凉白开,灌了一口。孟勇是镖局的镖师,走南闯北,当过兵打过仗,杀过土匪强盗。因为镖局里的徒弟们都倒霉的中招了,所以他这个当大哥的舍命陪着进隔离区了。嗓门无比大,性格豪爽,武艺高超的孟勇,就将闹事的刺头给武力镇压了。如今他的徒子徒孙都好了,心情无比愉悦。特别是他看中的接班人高烧不下,吃了程十娘带的特效药,三颗下肚,就救回来了,现在正站在他身后当柱子,听到自家师父说的话,没出声。不过,嘴角泄露出他的好心情。
“您二位能不远万里来咱太原,等日后出去了,我琅琊王氏王柳必当厚报。”王柳是琅琊王氏旁支,在太原官学读书,他弟弟染上了疫病,一同进了隔离区。因为他那个隔离区多为官学学子,所以王柳被推举为负责人。王柳说起话来有点官方,但是不可否认,他那个区的学子还就喜欢他这个调调。
“大恩不言谢。军营里的兄弟都好了,再向郡主娘娘道谢。以后在太原,只要郡主娘娘一句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游骑将军柴子成黑着脸,看不出表情。他所在的隔离区基本都是军队里的人,倒是没有像其他隔离区一样不相信大夫,要知道坐镇的可是他们的军医。敢得罪军医,除非你不要命了。只是军医对其他还行,疟疾就没什么经验了。将军府送去了药物,很快就被安排上,疟疾也很快被控制住了。
再后来四大隔离区一直互通有无,程十娘进入隔离区的时候,除了军队都在观望。然后在看到效果后,依葫芦画瓢,很快就动了起来。程十娘等人将第一个疟疾从死亡线拉回来的时候,另外两个隔离区开始配药了。
“各位......如今疫情已经有所好转,过几天,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人可以回家了。明天开始,各区的大夫们给准备回家的人再把一次脉,没事就 回去吧。这天越发的冷了。”程十娘利用空间小助手将所有负责人说的情况进行了总结,然后进行分析。得出此次疫情已经控制并进入尾声的结论。
“称心,我们还有多少物资?”程十娘突然问了一下称心。
“昨日将军刚刚送了一批粮食和药材,目前可以支撑十天。其他隔离区应该也是如此。”称心想想给了个大概的量。
”这样吧。明天开始,没有症状的人临走时带一份干粮。再派人去购买8只羊,一天熬一锅羊汤,临行前让大家喝一点暖暖身子。熬汤的药包找阿依木配,银钱找表哥要。“程十娘想了想再追加了一项,表哥还没有娶表嫂,当表妹的要帮他花花私房钱。
刚刚进来听到程十娘娘吩咐的柴管家,嘴角抽抽但什么都没说。只是将刚刚做好的晚膳摆了上桌,招呼大家用膳。桌面上,什么都没有。不一会儿,阿依木端出来好几大碗特色臊子,放在旁边的桌子上。而身后的几人手里端着十来碗刀削面。传闻刀削面又叫驸马面,是程十娘的姨父柴绍所创。
阿依木端了一大盆羊肉块,柴管家端了一大盆松菜羊骨汤,称心端着几个小碗和一碗他刚刚调好的油醋汁放在旁边的桌子上。然后称心双手翻飞,不一会儿,几个小碗刀削面被拌上了不一样的臊子,调好味道摆在程十娘面前。
程十娘有点傻眼,这些天她都是随便糊弄糊弄,啃几个饼子,喝点粥。今天这是开小灶了?
众人看见称心端起一大碗刀削面,开始打肉,打臊子,一气呵成。而阿依木给程十娘添上一小碗汤后,自己端着大海碗开始同样的流程。于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吃法的众人,都起身自己跑去添面食。不一会儿就看见所有人,眼睛都亮了一度——好吃。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喜欢汤面的加点松菜羊骨汤,喜欢拌面的就像程十娘那样就行,再放一点点油醋汁,好吃得翘脚脚。
在场的几人,孟勇和柴子成甚至连吃了两大碗。
”舒坦。“随着战斗的落场,众人摸摸肚子,都吃撑了。
”柴管家,这刀削面我们之前也吃过。加上这些真的太美味了。这一定很贵重吧。“王柳已经忘记了他身为世家子的骄傲和书生的说话方式,被美味俘虏的他迫不及待的开始赞美美食。他已经严重超标了,从来没有吃掉一整碗面条的他,破天荒的将所有面条都塞到嘴里,连汤汁都不剩。
”王郎君,这些就是普通的土豆、茄子、胡萝卜、豆腐,再加点儿肥羊做的。花不了几个钱。要不是洪灾,还能做更多口味的。“柴府是头一波被程十娘强行送种子的家人,北都太原其他世家除了各式土豆红薯爱种,其他的菜种子并没有种多少。第一是因为种子培育得比较少,流出的量不多。第二就是大家饿怕了,大多都要土豆红薯。第三就是没有菜谱。这些柴府都不缺,程十娘那边就是连培养好的厨子都送了一个过来。
如今柴府的地窖里存放了不少蔬菜。土豆和红薯也不少。就算是晋城那边的粮没送来,光靠土豆和红薯,红薯粉丝就能撑一个月。
”这......“王柳有些不好意思了,搓搓手,想说又不想说。
”呃,大家都吃饱了?“程十娘终于从埋头苦干中抬起头来,一口汤,一口面,一口松菜,仔细品尝美味。
”主子,慢点吃。“阿依木早已吃完,陪在程十娘旁边。
”你们想要菜种子?奇花阁就有啊。“程十娘吃得有点慢,吞下最后一口面条,说道。北都奇花阁早在一年前就开了,听崔明仁说自家在太原这边也有产业,让这边的负责人顺便照看一下。
众人诧异,一直以为奇花阁以特色花卉为主,大唐人爱牡丹。太原的世家们也非常钟爱牡丹,去年太原牡丹节,奇花阁一举夺魁,三色牡丹美的让人陶醉。最后被太原王氏的家主收入囊中,一盆花有三张颜色,价值5万两黄金。从来没人听说奇花阁还卖菜种子。
奇花阁白掌柜被众人念叨的直打喷嚏。白掌柜看看的自己买的菜种子,又安排人送到族里。可惜除了老娘种了点菜,各位乡亲也就一人种那么一颗两颗的。白掌柜又看着地窖里那满满两个半房间的菜种子,愁死啦。种子放久了就种不出好菜了。
没想到等疫情过后,闲得天天数蚂蚁,把花盆擦得可以照人影的店小二,迎来了大波客人。掌柜的喜极而泣——除了大主顾柴府,终于有外人来买菜种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