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贼之大明战神

第8章 激烈的削藩方式

朱允炆之所以敢这么大刀阔斧的削藩,是因为他认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是徒劳的,而他本人就掌握了绝对的实力。

太祖朱元璋乃是一代雄主,虽然封建藩王,有舐犊情深的打算,但身为一个睿智的帝王,朱元璋自然不会只顾念亲情,他也要考虑朱明王朝千秋万代的事情。

封建藩王,朱元璋目的有三。

一是全亲亲之义,说白了就是不想让子孙后代受苦,同时想利用宗室力量,巩固大明的统治根基。

二是御北,当时蒙元势力退守漠北,去了蒙古草原,建立北元政权,势力依旧十分强大,“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可以说是大明的一大威胁。朱元璋分封的藩王,大都靠近北方边境,这些藩王经常出塞捕虏,肃清沙漠。

三是为国藩篱,朱元璋分封诸王,沿着边境建立了三条防线,以韩王、沈王、辽王、宁王、燕王、谷王、代王、晋王、安王、庆王、肃王为主的边塞防线;以齐王、鲁王、唐王、秦王、伊王为主的第二防线和以周王、珵王、湘王为主的第三防线。如果蒙元来犯,这三条防线可以层层护卫南京城的周全。

朱元璋在册封诸王的旨意中,也做了解释,“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当然,以朱元璋的雄才大略,自然也知道藩王制度的弊端,毕竟史书上记载了无数的案例:周王朝分封诸侯引发春秋、战国百年大乱;汉王朝分封诸侯,又有七国之乱;司马氏大封宗室,引发八王混战,导致五胡乱华;唐玄宗设置藩镇,让节度使尾大难掉……

历史殷鉴不远,教训犹在眼前,朱元璋肯定会以此为警示。

为了防止藩王造反,动摇大明的根基,朱元璋规定藩王“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极大限制了藩王的权力。

同时,朱元璋也给藩王的兵力设置了上限,每个藩王只允许拥有三个军卫的兵力。一个军卫五千六百人,三个卫所也不过一万六千余人,这还是在满编的情况下,而大明的军卫大都不会满编。

除此之外,为了防止藩王行不忍言之事,在每个藩王封地的周围,朝廷布置了远高于藩王的兵力。

以燕王为例,燕王三护卫分别是燕山左卫、燕山右卫、燕山前卫,而北平城方圆百里内,布置着通州卫、蓟州卫、遵化卫、密云中卫、密云后卫、永宁卫、永平卫、开平前后左右中五卫、保定前后左右中五卫、居庸关防御所、怀来防御所、紫荆关防御所等数十个军卫和千户所,这些军队归北平都司指挥。

而北平都司的上级是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直接对皇帝负责。

朱元璋这样做,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就是要监控藩王异动,防止藩王起兵造反。

但凡藩王有异心,不服朝廷管理,有造反的苗头,想出来走两步,朝廷可以立即发兵平定叛乱,数十万大军就会教他如何做人。

这就是朱允炆激烈削藩的底气。

新书起航,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求追读!

新书起航,求收藏,求推荐票支持!求追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