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137章 危机与仇恨

看着默然不语的宗员,王旭突然升起敬意,心里思绪万千。

这个历史上只有区区几句记载的将领,凭借满腔报国之心长年征战边关,虽然能力有限,没有惊天动地的功勋,可神州大地不就是无数个这样的普通人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才铸就数千年的辉煌篇章?

这片土地自古不缺英雄豪杰,岂是区区几页史书就能记录,还有更多的人被历史长河淹没,战死疆场却连名字都没留下,也正是他们的生命和热血,才凝筑起这个辉煌国度的基石,造就璀璨的文明!

霎时间。

王旭豁然开朗,彻底想通困扰自己的问题。

他的嘴角缓缓划起弧线,似笑非笑地望向天际,心中默默念叨:小张宁,谢谢你的质问!我会等你!我一定要亲口回答你,我为什么要打仗!

心中的斗志再度燃烧。

他终于找到奋战的意义,终于看到前进的方向。

或许前路很坎坷,但他非常开心。

因为他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曾经他认为有病的人才会想的东西。

他感觉自己不经意间已经站到一座山的顶峰,看到从前没有看过的景色。

眼前……太美!

美得令人心醉!

因为那是天下苍生!

因为那是锦绣河山!

不过。

此刻的形势没给王旭想太多的时间。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他很快就得到一个坏得不能再坏的消息:整个张府根本没有家属女眷,除去死掉的张圭,全是家仆护卫,没人清楚张圭家人的去向,只知道早在皇甫嵩东郡大捷时,张圭就把他们全部迁走。

王旭瞬间脸色铁青。

按照宗员的谋划,原本打算提前行刑,然后栽赃给黄巾余孽,说是黄巾余孽逃进张府躲藏,彼此矛盾激化,从而杀人泄愤,众将士进来剿灭黄巾余孽时,张府的人已经死绝。

若证据捏造的好,一切便顺理成章。

因为张圭跟黄巾暗中勾结,所以黄巾余孽跑到他府上躲避就合理,彼此产生矛盾也合理,黄巾余孽在绝境中恼羞成怒,杀人陪葬就更合理,整个过程天衣无缝。

唯独知道内情的只有今日进来的将士。

徐晃和高顺等将领肯定不会出卖,而普通士卒也都是嫡系亲信,就算有人不可靠也没关系,宫里的张让见不到这些士兵,士兵也见不到宫里的张让,处理方法很多,问题不算很大。

眼下张圭提前把家人藏到别处,事情就变得复杂,城里必然有他家人联络他的眼线,那些人知道张圭和黄巾是什么情况,知道黄巾余孽不可能杀张圭,而张圭的家人也可以见到张让。

事情的严重性令王旭心里七上八下,略有些忐忑,可事到如今也没办法,只能静观其变,见招拆招。

突然!

后院传来张靖声嘶力竭的怒吼。

“张烈!这一拳是为我父亲,他为你们父子出生入死打天下,图个什么?”

“这一拳是为我可怜的母亲,她从小照顾你,视若己出,你良心被狗吃了?”

“这一拳是为我五岁的妹妹,她那么可爱,就凭她叫你声哥哥,你怎么能狠下那个心?”

“这一拳,是为我……”

张靖似哭似怒的吼声让庭院里的所有人都陷入沉默,谁都说不出此刻是喜悦还是悲痛,或许更多的是种浓浓悲哀。

宗员是军中年纪最大的将领,长年征战的他看惯生离死别,见多恩怨仇恨,沉沉地叹息一声,很快就平复心中情绪。

沉默着待了片刻,他似乎想到什么,陡然睁大眼睛。

“糟糕,张烈不能杀,快阻止张靖,不要打死。”

“嗯?”

王旭微怔。

想到宗员值得信任,他思量着解释。

“宗将军,我正想跟你商量,当初张靖投诚的时候,我曾答应让他手刃张烈,没想陛下会下令活捉,你看这战场的事能不能通融,到时就说他在捉拿的时候负隅顽抗,不小心失手杀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