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微微发怔。
他们在战场上从没见过王旭这般失态。
王允极为不解。
“怎么?莫非看不上小女?”
“不!不是!”
王旭连连摇头。
“这件事太突然,我还没有想过,再说我有婚事在身,尚且没有履行,此事要从长计议。”
皇甫嵩瞬时大笑不止。
“想不到你在战场杀伐果断,些许婚事却如此扭捏,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这些将领常年在战场厮杀,谁敢保证自己百战百胜,怎能不早早打算婚事,况且王刺史的意思只是先定亲事,又不是让你现在就把小女娃纳过门,有什么不好?”
众将随之窃笑出声,纷纷出言劝说。
王旭倒不是假正经。
他很清楚这个时代,明白男子死亡率非常高,整个环境是男少女多,且女子无法独自生存,纳妾还没有成为道德层面的问题,而是生存层面的需求。
事实上大汉虽然重礼重节,但民风开放,女子地位并不低,有很大的自由和权益,上至皇室宗亲,下至王侯将门,寡妇再嫁、离异再婚这些事说不上常见,那也不罕见,寻常百姓就更不用说。
历史上丁夫人迫使曹操跟她离异后,曹操主动提出要丁夫人改嫁,希望对方过得好,成为一时美谈,还有曹丕的妻子甄皇后也是改嫁进门。
此类事情多不胜数,大汉远比很多朝代都重视女子。
问题在于女子若单独立户,便要服徭役、听征召,要修缮城墙、要修路、要耕田、战时要运输,尤其是冷兵器战争,女子进战场很吃亏,不是人人都能做花木兰。
纳妾是时代的决定,生存与繁衍的需要。
这种情况下,王旭若说没有纳妾打算,那才是怪事,只是定亲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简单。
王允或许是真心想为小貂蝉找个好归宿,但他提出这门亲事明显还有别的原因。
他看中王旭的未来和家族影响力。
尽管貂蝉只是王允的义女,但这时候很重礼法,义女也是女儿,王旭势必成为王允的女婿。
这对于王允来说,自然是两全其美,而王旭则在考虑未来。
若王允如同历史上那般在平定黄巾后检举张让,王允便会被陷害而关进大狱,到时候受到牵连该怎么办?
徐淑怎么办?家人怎么办?
哪怕宦官高抬贵手,那救不救王允?
救,便是跟宦官走向敌对,没有足够力量,这种行为明显很愚蠢。
不救,势必在这个重名节的时代臭名远扬,遭到名臣良将蔑视,后果极为严重。
此外则是顾忌徐淑,他不知道徐淑是否能接受,若是会造成巨大伤害,他不愿付出这种代价,况且他眼下对小貂蝉只有怜爱,跟男女感情八竿子打不着,最多就是还有些情怀,心里不希望貂蝉走向原来的悲剧,期望貂蝉能够幸福。
诸多顾虑使得王旭久久沉默,始终在权衡自己能否顶得住,而王允等人则认为他是太年轻,这方面还不够成熟,过于优柔寡断。
皇甫嵩忍不住笑着接口:“你说有姻亲在身,这个我知道,若你觉得不好说,徐淑和你父母那里就由我和王刺史去说,对于你父亲,我略有耳闻,他应该不会拒绝。”
此时王旭心里已经做出决定,但真实原因没法说,唯有顺口搪塞。
“王刺史!皇甫将军!在下非常感谢两位的好意,只是这件事不可轻率,我年纪尚小,今后还能慢慢思量,目前黄巾未定,国难未平,我若在这时候谈论儿女私情,如何让将士心服?”
众将的笑容瞬间收敛,升起些许敬意。
王允和皇甫嵩更是大为惊讶,彼此对望片刻,王允满眼赞许地接道:“这倒是我的疏忽,眼下确实不宜谈论婚嫁,此事暂且搁置,将来再与你商议。”
皇甫嵩笑着岔开话题。
“好,那我们也别站在这里,先进城再慢慢说。”
他突地回头望来,笑容略显古怪。
“不过……这女娃暂且由你照顾,军中唯有你那里有女眷,你自己看着安排。”
“我照顾?”
王旭惊愕地睁大眼睛。
旁边王允怔怔出神。
“你打仗怎么还带女眷?这么爱美色?”
诸将哄堂大笑。
皇甫嵩看王允误会,热络地拉住他。
“军中唯有的女眷确实是王旭未过门的正妻,但此事说来话长,且她还是个奇女子,不仅秀美,更有不凡武艺,战阵杀敌不比你我手软,若她是男儿身,恐怕又是个出类拔萃的将军。”
“原来如此!”
王允回头看向王旭,见他神色有些尴尬,便故作感叹地调侃。
“我看你不是因为国家大事才拒绝我,恐怕是家有悍妻,不敢做主才是。”
众将瞬时笑得难以自制。
王旭闷头嘀咕两句,正要迈步跟上,陡然感觉有人拉自己衣服,回头一看,发现小貂蝉就在身后,或许是此刻穿着战甲,转身又快,小貂蝉被吓到,小手瞬间缩回去,犹如受惊的兔子般退开,怯生生地说:“将军!义父是不是让我跟着你呀!”
貂蝉受惊的模样极度惹人怜爱,略带委屈的嗓音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疼。
小小年纪就这般讨人喜爱,怪不得今后能迷倒众生。
王旭心里感叹一句,迅速堆满笑容,尽可能让自己看起来显得温柔些。
“小妹妹!乖!你义父让我照顾你,跟哥哥走,我给你买好吃的!”
话刚说出口,他自己也受不住,暗暗苦笑。
诶!战场上吼惯了,突然要温言细语,怎么这么别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