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江山美人

第72章 穷寇莫堵

尘土飞扬,烟雾漫天。

赵玹麾下将士看到援兵到来,士气大振,鼓起最后的力气拼死奋战。

东边高顺率领的一千铁骑则犹如利剑,深深刺入黄巾的包围圈,不纠缠于杀敌,竭力保持锋矢阵型,意图撕开黄巾队列。

负责阻挡的黄巾将领也不同凡响,手持长柄大刀,勇猛善战,面对高顺的冲击,竟然能稳住阵脚,表现出不俗的临阵指挥才能。

这处战场是最惨烈的地方,双方伤亡都很大。

南边徐晃就顺利很多,他率领的人数虽然少,但目的是策应盖升,五百骑兵总是冲击敌阵的薄弱处,待造成黄巾混乱,立刻又脱离战斗,寻机进行下次冲锋,来来回回倒也杀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盖升麾下骑兵在他们策应下得到喘息,逐渐开始回撤,试图摆脱混战,重新集结组织阵型,发挥骑兵应有的威力。

北面的曹操更是游刃有余,五百人在他手里如臂使指,指东往东,指西往西,游荡在黄巾士卒后方,故意扬起厚厚烟尘,喊杀声异常雄壮,偶尔冲击敌阵也是一触即退,待黄巾贼反身追击,他们便立刻后撤。

这就是围而乱其心。

若五百人直接杀上去,黄巾贼只需列阵拖住就行,更多的人会全力攻击被围困的赵玹。

如此围而不攻,则让北面的黄巾贼全都提心吊胆,时刻注意后方,深怕曹操下次是冲到自己身后,而且黄巾还不敢分兵出来阻截。

目前黄巾的兵力有限,若分出太多兵士阻截,军阵就会出现缺口,正好给困在阵中的盖升和赵玹找到突破口。

如果黄巾分出来阻截的人少,那等这批人脱离黄巾阵列,必然被曹操逐个打掉,也是自取败亡。

黄巾贼怒火熊熊,却拿曹操毫无办法,且怒火不会持续太久,当怒火燃尽,恐惧就会升起来,失败是早晚的事。

这种利用兵势和兵威来牵制的战法很犀利,唯独对将领要求特别高,失误会造成局势逆转,但曹操失误的可能性显然很小。

此刻的战场,如果用水来比喻黄巾,高顺就好比铁闸,不断往水里延伸,意图把水截断,徐晃则是重锤,每次击打都溅起水花,众多黄巾四散退避,而曹操就是劲风,不断令黄巾北翼荡起涟漪。

三人把策略执行地异常完美。

王旭悬着的心放下八成,还有两成是留着应对突发情况,毕竟战场任何时候都可能被逆转,不过预想中的意外没有发生,几个黄巾将领虽然临阵指挥才能不错,但没有逆转大局的能力。

小半个时辰后,南边战场率先取得突破。

徐晃成功策应盖升麾下铁骑撤出战场,退到远处重整队列。

几千铁骑在混战中或许威力有限,但冲起来就非常可怕,外加东面有高顺左冲右突,分割黄巾阵列,北边有曹操率部牵制,中间有赵玹奋起反攻,纵然这支黄巾精兵战力强横,仍是迅速混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