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小郎君

第133章 与权贵喝酒

王思礼看了一眼赵庆,突然伸出了手掌,一把握住了赵庆的儒衫:“就是你小子写的水调歌头,还算不错,走,跟着本公子去一趟厢房里喝两杯酒。”

就在王思礼伸出手掌的瞬间,赵庆已经做好了反抗的准备,打是打不过了,决定了从厢房的窗棂里直接跳出去。

跳进漕水里,顺着河水游上岸,跑进漕水书院的孔庙里。

王思礼再是混账,在孔庙面前,不敢有任何的放肆行为。

苏小小的半只绣花鞋露了出来,做好了出去得准备,冒着被人看清样貌,也得帮着赵庆躲过这一劫。

但是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是,王思礼对待赵庆的态度,与对待周旺的态度截然不同。

在面对周旺的时候,各种拳打脚踢,恨不得当场把他打死。

面对赵庆的时候,虽说也出手了,只不过是拉着他去喝酒。

在赵庆一脸懵的情况下,拉着他离开了苏小小所在的龙船,前往了杜十娘所在的龙船。

从始至终,赵庆都是一脸的错愕,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更不敢相信,区区一首水调歌头就获得了王思礼的认同。

他到底是一名千牛备身,说白了是武官,不是崇尚文治的文官。

水调歌头再是有意境,在王思礼等武官看来,顶多就是点了点头,说上一句还不错。

其实与唱曲的清倌人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权贵们用来消遣的渔色罢了。

来到王思礼所在的龙船厢房里,以赵庆的地位,陪在一边喝酒大概是坐在末位。

谁知,王思礼坐在首位以后,拉着赵庆坐在了左手边,把他当成了贵客。

这也就罢了,王思礼还可以没有关上厢房的木门,任由官商们从门口路过,瞥见厢房里的情况。

官商们看见赵庆坐在王思礼的左手边,全都是目瞪口呆,如果不是因为不能在厢房门口逗留,早就傻愣在原地了。

官商们匪夷所思的议论了起来。

“赵庆的祖辈难不成和王思礼有交情,或者说祖辈当兵的时候,曾经是王思礼的部下。”

“不大可能,王思礼只去过几次战场,这些年来一直是担任天子身边的千牛备身。”

“不是王思礼的部下,十有八九是王思礼父辈的属下,曾经在战场上帮着王思礼的父亲或爷爷挡过一刀,地位低却是亲信。”

官商们全都在暗暗揣测赵庆祖辈上的事迹,也只有帮过王思礼的祖辈打挡过一刀,才会有坐在左手边主客位置上的尊荣。

揣测了半天,没有揣测出来一个所以然,只能去打听消息了。

官商们看重这件事,倒不是像市井长舌妇那般喜欢打听别人家的闲言碎语。

赵庆万一真与王思礼有牵扯的话,就要改变对他的态度了。

打听了半天,陆陆续续从小汴京东乡的商人嘴里,拼凑出了赵庆家里的情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