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小郎君

第74章 女幕僚

柳喜娘气不过,为了报仇坐着潞绸马车去了一趟漕水书院,让贴身丫鬟去找来了正在漕水书院里读书的李永熙。

两人相约在附近的一间茶楼雅间里见面,李永熙进来的时候带着行囊,显然是要收拾东西离开这个地方。

柳喜娘明知故问的说道:“李秀才是漕水书院里仅有的二十名禀生之一,是一名难得的人才,怎么会突然收拾行囊离开小汴京。”

小汴京诗会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整个小汴京都知道了一件事,李永熙的妒贤忌能试图败坏小汴京诗会魁首的名声。

赵庆只是一名乡下来的穷书生,妒贤嫉能的名声还没有那么大影响,今时不同往日了,赵庆已经成为小汴京诗会的魁首。

秀才们还等着借助赵庆的儒释道三家店铺说辞,扩大本次小汴京诗会的名声,对于李永熙更加的厌弃了。

李永熙满脸的怨恨:“还不是因为乡下来的穷书生赵庆,如果不是他,本秀才也不至于沦落到如今这个地步。”

何止是沦落,李永熙几次想要上吊自尽,最后都被身边的书童拦了下来。

他是北乡粮长的儿子,因为李永熙是漕水书院的二十名禀生之一,给李粮长挣足了面子,在整个北乡十分的风光。

如今灰溜溜的回去了,还不知道怎么面对李粮长,还有北乡的宗族兄弟。

李永熙心里对于赵庆的恨意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恨不得赵庆去死,。是饱受了各种折磨后病死。

柳喜娘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决定来找他:“听说赵庆想要把白豆腐买卖扩大到北乡,你爹李粮长正好是北乡的粮长,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报复他。”

李永熙这段时间以来,羞愧难当,没有心思打听小汴京里的各种消息了。

让他错失了这么一个重要的消息,赵庆想把白豆腐买卖扩大到北乡,正好撞在了他的手里。

李永熙癫笑了一声:“既然撞在了本秀才手里,那就不要怪我手下不留情了,何止是要打压赵庆扩展到北乡的白豆腐买卖,本秀才要让他的白豆腐买卖做不下去。”

粮长在小汴京乡下有着极高的声望,也有着很大的权利,想要打压一个做着白豆腐买卖的商贩再简单不过了。

李永熙看出了柳喜娘的意图,经过深思熟虑,担心赵庆利用姚公和贺先生的关系影响县衙,对于乡下的粮长施加压力。

李永熙一本正经的说道:“这件事只有我一个人成不了,咱们俩要一起联手,才能彻底的打压赵庆。”

有了名声又如何,手里没有实实在在的银子,归根结底还是一名穷酸书生罢了。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原因,李永熙没有明说,他早就知道赵庆为了聘请贺双卿当个西席先生花费了重金。

如果赵庆家里的白豆腐买卖做不下去,手里没有了银子,就没有理由把贺双卿留在赵家宅子里了。

对于整个小汴京的秀才们算是一件人情,都得承接他的人情,李永熙又有脸回到漕水书院读书了。

为了断绝赵庆所有的后路,避免他使用官场上的手段,毕竟赵庆也算有些影响了。

柳喜娘刚好送上门来了,她可是钱粮师爷的填房,正儿八经的正式夫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隋唐之天宝大将扫清寰宇席卷八荒
重生宇文成都,李元霸晋阳宫举六千斤金狮。宇文成都笑而不语,举起三千斤金狮轻轻一抛,便将金狮抛起数丈高,惊得杨广大呼“天宝将军莫不是天神下凡”。洛阳武举,李元霸姜松大战三天未分胜负,宇文成都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手持凤翅鎏金镗仅仅十几个回合,二人皆败下阵来。天下英雄宇文成都称第二,那个敢称第一。灭高句丽、新罗、百济一统辽东半岛,扫东突厥,迫降室韦,覆灭靺鞨,屠灭倭奴,杨广大呼:“天宝将军已经灭
月尘落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