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小郎君

第69章 杂货铺

郑秀才涨红脸,不是因为害了姚公和赵庆名声的局促不安,被赵庆的狂言气到了。

郑秀才是个性情中人,没有躲在众多秀才里一起喝骂赵庆,免得站出来以后得罪了人。

秀才们得罪了赵庆不要紧,主要是担心引起贺双卿的不满。

郑秀才说了一句公道话:“你现在立即去文庙给历代圣贤磕头,暂且饶了你的无知,否则这辈子都别想参加科举了。”

小汴京书院的秀才们大部分想法与郑秀才一样,心里再是愤然不平,还是不忍心毁了一名读书人尤其还是寒门子弟的仕途。

毕竟,他们都是读书人出身,深知一名寒门读书人不能参加科举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一些别有用心的秀才就不一样了,只想趁着这个机会彻底踩死赵庆,让贺双卿从此远离他。

虽说贺双卿远离了赵庆以后,他们不见得有机会与贺双卿双宿双栖。

得不到就要毁掉,比起自己得不到,更不愿意看到别人得到。

人心便是如此,有善有恶,更多的还是见不得别人好。

秀才们立即用各种话术,堵住了赵庆去文庙赎罪的可能。

“木已成舟,如果到了这种地步还能轻易饶恕,天底下的读书人谁还会对圣人学说感到尊敬。”

“一个乡下穷书生的名声是小,小汴京的名声是大,如果因为他让小汴京平白遭受了不敬圣人的冤屈,燕蓟府迁来府治所的想法,有可能夭折了。”

“好事能够变成坏事,同样坏事也能变成好事,严惩了赵庆让他不能再踏进科场半步,小汴京就会获得各府读书人的一致赞扬。”

贺先生听到这句话,看一下乐旁边的姚公,小汴京不可能真的叫做小汴京了,成为默认的小汴京也是极为了不得的成就。

这次惩戒了狂徒赵庆,小汴京诗会可以名声大噪,获得小汴京以外读书人的赞扬。

虽然不是因为诗词歌赋扬名,是因为打压了一名本地的读书人,不失为一个好计策。

毕竟,本次小汴京社会的诗词虽说还算不错,出现了几篇名篇佳作,还不至于名声传到京城。

只能另辟蹊径了,赵庆的出现给了蹊径。

是个读书人都会心动,何况姚公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家乡成为小汴京。

姚公注意到贺先生的眼神,摇摇头:“老夫不在乎名声,不至于干出这种下作的事来,即便是惩戒了赵庆也只会在小汴京诗会过后。现在嘛,暂时饶他一回,不会立即就对他盖棺定论。”

姚公的想法是好的,事情却脱离了他的控制,秀才们引起的汹汹舆情几乎要把赵庆给淹没了。

已经由不得姚公在小汴京诗会过后再惩戒赵庆,决定立即才踩死贺双卿身边的男人,让他没有翻身的可能。

无论秀才们的话带来多大的压力,赵庆始终神色从容的站着,注视着一脸怒容的秀才们。

等到火候差不多了,赵庆继续说话了:“在我看来佛学就像是百货云集的铺子,里面百货杂陈,什么都有,有银子的人可以进去逛逛,买东西也行,不买东西也可以,或者根本不去里面闲逛都行,这个世道需要佛学。”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