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诈尸:藩王带头造反

第九十八章 这俩老逼登都疯了嘛

在加上二皇子和五皇子同是淑妃所生,亲兄弟的情分,可要比他们这些塑料兄弟靠谱得多。

这些年来,这俩人一个比一个不靠谱,老二整天醉心棋局拖着不愿受封前往封地,老五则是鲁莽草率,经常在京都惹出不大不小的麻烦来,总得让二皇子和身后的宋家卫家撵着给他擦屁股。

也正因为如此,三皇子才从来没把这俩人当成威胁。

可如今细品一下,尚且留在京都没有前往封地的成年皇子里,好像还真就这俩树敌最少人缘最好!

“舅舅今日当真点醒了我!莫非老二和老五,也有心那……”

“三皇子慎言!”冯相急忙打断了三皇子的话,“翰林院虽能时常接触皇爷,可你别忘了咱们这位皇爷呀,杀伐果断极具主见,翰林院更多的工作是起草建帝想要颁布的相应诏书,充其量有个先知的优势,可对三皇子而言,你舅舅我不是白混的,他们能知道的消息,我知道的更早,也更全!”

“嘶……”三皇子心中倒吸一口冷气。

冯相这话,无疑是隐晦的向他摊牌——咱家在宫里有人,莫慌!

结合这些年来,母妃雅妃逐渐不太受宠,不大可能接触到皇爷的具体想法,那冯相在宫中安插的人手身居何位,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至于说卫家嘛,礼部固然参与面广,可三皇子应该清楚,有些事儿礼部的参与不过是为了粉饰太平,什么时候有过真正的自主决断权?所以,老夫提点三皇子要注意他们兄弟二人,不过是小心使然,同样不足为虑!”

冯相很嘚瑟,就差指着建帝屁股底下的宝座跟外甥说一句:想要不?舅舅弄来给你坐!

“那,依照舅舅的看法,老六的事情,我应该怎么办?不闻不问?还是做些什么?”三皇子心中大定,美滋滋放下手中“道具”,恭恭敬敬刚给冯相面前的茶盏中添了热水。

“象征性派几个人跑一趟幽州,给幽王送一份贺礼,当是恭喜他脑疾痊愈了!”冯相开口指点道:“皇爷这些年身体虽然欠佳,但皇爷的体魄再撑十年都有可能,所以不要急于一时,笑到最后才是赢家!”

“明白了,舅舅的意思是,哪怕幽王真的是大皇子党羽,这份礼送出去,就等于给了大皇子一颗怀疑的种子,毕竟幽王哪怕公布礼单,信的人也没几个个!可若是他还没有彻底倒向大皇子,先搞好了关系,日后有所用时才好开口?”

“不错,你能想到这一层,老夫很欣慰!”冯相高兴的捋着胡须,当年冯家支持建帝登基,那是纯粹的利益交换使然。

可如今不同了,即将上位的,是自己的亲外甥!自然要格外尽心尽力才是。

“都是舅舅教得好,和您相比,外甥还是太过稚嫩,今日之事若不是舅舅提点,外甥还身陷局中看不清呢!”三皇子笑着说罢,朝门外喊来管事太监,安排他去库里取些稀罕玩意儿,列成一份礼单派人送去幽州。

此时幽州府衙内,丁一袁面色凝重,对面坐着沈北仲和吴瑜二人。

宽大的会客厅内,除却这三人,连个端茶送水的婢女都没有,就连外边的衙役打杂,都被丁一袁严令不得靠近会客厅周围。

“丁府牧,这火急火燎把我们喊来,所谓何事啊?搞得这么大阵仗?”沈北仲心里有些发虚,最近几天他总感觉哪儿要出事儿,却又没个头绪的。

吴瑜满脸困倦,眼皮子直打架却不得不装作认真模样硬挺着。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丁一袁喊他来就是个凑数的,关键命脉几乎全被沈家把持住了,他这个家主当得,活生生像是一条狗。

丁一袁叹了口气,将桌上一封密信递给了沈北仲:“沈家主看看吧,这是方才鹰隼送来的密信,皇爷昨天召见了幽王家奴,虽不知道都面授了什么机宜,但幽王留不得了!”

“丁府牧,你怕不是疯了吧?”沈北仲还没开口,吴瑜的瞌睡让吓走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