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国万岁爷

第六十九章 告老还乡

看到这一幕,周云有些头疼。

看来今天又要飙演技了。

只见秦天风表情悲痛地道:

“原本,老臣不想在大家面前说出这些事,但现在为了自证清白,不得不将这些事情说出来。”

“密室中,供奉的是大周的上一任天子,也就是仙逝后的太上皇!太上皇在生前就将陛下托孤给老臣,老臣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导陛下的时候,也是如履薄冰。”

“每当陛下不听老臣的劝谏,执意做一些可能影响国本的决策,老臣便会到密室跟太上皇聊一聊,求他老人家赐给办法,好让陛下醒悟!”

“没想到,还是太迟了,陛下对老臣如今毫无信任可言,甚至怀疑老臣的忠心!”

秦天风越说越激动,脸上竟然开始涕泗横流!

“上次,老臣死谏,陛下不听,若不是挂念大周的未来,老臣就追随太上皇而去了!”

“太上皇啊!老臣不才,没能好好引导陛下,让大周陷入如此危机,是老臣的错啊!!!”

说完,秦天风竟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左右无不动容。

秦大人,那可是三朝元老啊!

这还是第一次被周云逼到如此境地,毫无尊严!

陛下如今翅膀硬了,就连左相大人的劝谏都不听,还反咬他通敌,那他们这些人,岂不是更加岌岌可危?

一时之间,不少言官都心有戚戚。

“陛下,左相大人是无辜的,请陛下明察!”

“请陛下体恤左相的一片忠心,让他老人家安度晚年!”

见此情形,岳天暗道不好。

言官都是认死理的,秦天风占据舆论上风,现在没有证据就想拿住秦天风,可谓痴人说梦。

他冲周云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不能继续相逼。

周云眉头微皱,他也没想到,这些脏水泼到秦天风身上,不仅没减弱他的影响力,还让他找到机会,把上次的问题给圆回来了,眼下威信大涨。

有的官员主动上去搀扶秦天风,他都拒绝起来,有的干脆陪着他跪在地上,个个梗着脖子看着周云。

仿佛他才是坏人,秦天风这些人都要被他逼良为娼。

周云见状,突然福至心灵,想到一个解决办法。

要飙演技嘛,谁不会?

反正他的目的是为了将秦天风暂时踢出朝堂,好好利用这些酸腐文人,让他在府上老实待几天。

周云从龙椅上走下来,脸上是歉意和愧疚:

“左相,是朕错了!”

“朕不该怀疑你的忠心,更不该让您老人家这么老了还在为朕操心!”

“昨夜,父皇就曾入梦,说朕这么大的人,还如此顽劣,原本,朕以为是进来忧思过多,才梦见了父皇。现在细细想来,怕是父皇听到左相大人的哭诉,来教训朕来了,顺便让朕安排您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那一瞬间,秦天风就像见鬼一样看着周云。

他怎么回事?作为天子竟然给他道歉?还突然这么好说话?

这样的周云,比之前剑拔弩张的时候更难搞。

秦天风暗道一声不好,就听到了周云说出那句他最不喜欢听到的话:

“朕觉得父皇说得对,左相年事已高,朕不能什么都依赖您,得好好补偿左相大人,让您风风光光告老还乡,如何?”

<!--17K::-->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
我,李家庶子,一拳轰趴李元霸
李昊穿越隋末,成为李渊私生子。当上了瓦岗寨的时候,他便立下誓言。曾经在李府受过的冷眼,他都要还回来!杨林:“一己之力,破我一字长蛇阵,此子之勇,古之项王亦不及。”宇文成都:“李贼,还我如意!”李世民:“李贼,还我无垢!”李元霸:“三哥你先站起来一下,咳咳,我先简单讲两句,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那一日的皇宫中,富有天下的李昊无奈的叹息道:“系统,我签到了天下所有强者的能力,还能有什么追求呢?”
幸福的爬爬虫
万亿军火之王
万亿军火之王
被大学死党拉来非洲搞军火创业,周正要面临的头一个重大考验是“如何不让公司破产”。凭着销售出身的三寸不烂之舌,以及满满当当7仓库的军火,直奔“万亿销售额”而去的周正,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慢慢改变着目标。待到一切尘埃落定,坐拥防务承包、军火销售、情报支持,一切与之相关配套产业的周正这才想起。自己最初的目标,好像也只是“混出人样”而已。——————————硬核向装备与现代战争文,有军火买卖更有拉开架势干仗,
柯基丶
军游勇闯明末
军游勇闯明末
三十多岁军迷汪轶鸣单身、事业不顺,还负债累累。无意中获得神秘VR游戏装备,本是消遣,怎想意识穿越至明末时代,由一锦衣卫小旗官开始利用游戏金手指勇闯明末,不但改写位面历史,自身人生也逐步发生着改变…
Leo大帝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