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主

第六十六章 对谈

第66章 对谈

初来乍到的袁绍突然被太傅来了这么一份见面礼,忙伸手从刘长史手中接过那份书简。

很明显。

这是太傅陈蕃对自己的一次考验。

也是用来验证老师李膺看人的眼光是否值得他不惜用尽余力来培养的人才。

袁绍对此看的很明白。

当他将目光投送到眼前的书简上时,整间屋子都开始变得寂静。

望着李膺在书简上不留余力的夸赞自己时,袁绍的心头也是顿时涌现一股暖流流淌。

那是老师对他的无私信任。

自己又怎能让他老人家失望呢。

至少对于现在这个已经被士人暂时掌握的官场局势上,除却最终领袖陈蕃外,余下者都为了能够获得更进一步的机会从而费劲一切奏章。

而自己,在不依靠袁氏威望的前提下,也是借助了老师的名望才有了得见太傅的这个机会。

所以。

无论如何。

自己也不能让老师的努力付之东流。

哪怕这里面,身为永乐少府的老师与太傅陈蕃还有着一份私交在内。

他明白,老师是不愿以这种方式使得太傅半推半就的送自己一官半职的。

于是,他聚精会神的沉浸在了那封书简上。

好在。

这些理论中绝大多数都已被袁绍与李膺二人相互论证过,有了些许底气的他这才不显得慌乱。

继续向下看去。

已经完全涉及袁绍的知识面。

对口专业。

他本身便聪颖,加上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五经中的学问早已铭记心头。

加上李膺时不时的以(大学)这门孔子及其门徒留下的遗书来教导。

使得袁绍对于大学之道早已融会贯通。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尤为李膺所重视,每天第一件事便要督促袁绍默念此至日上三竿。

如此日复一日下来,袁绍的心性早已经得到了升华。

那是一种类似传承者的记忆,由李膺这类德高望重的名士言传身教下所带来的莫大好处。

虽一时间不显山不露水,但袁绍相信,在未来的某一日总归是要派上用场的,一如李膺传授的诸多武艺。

对于老师不辞辛劳的传授,袁绍心里是万分感激的。

这不似主导了孟氏易传承的袁氏那般,不是学了袁氏的孟氏易就要成为其故吏门生。

又或于未来某个时刻,当故主,乃至举主做出某种决定时。

最起码,像是学习了袁氏孟氏易的学生不能说一定就要附和,但最起码明面上不能做出反对的迹象。

这也是世家大族争先恐后的发展门生的缘故。

就像,当早朝结束时。

两个素未蒙面的同朝大臣,下朝后碰到了一起。

两人互相寒暄下,各自都对自己所提的决策十分满意。

相执不下时,却是突然发现,两人所学经文俱是传承自汝南袁氏的孟氏易。

四目相对下,两人苦笑不已。

同为汝南袁氏门徒。

得自袁氏门荫。

那时的老师,也就是变相的承认了自己的队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万户侯
大明万户侯
陈垚来到大明正德朝,出身还是勋贵,立马想到要好好享受才不枉这一生,至于那些振兴大明什么的,方便就干、不方便才不管呢,爱谁谁,小爷又不是救世主……
墨香阁大哥
吾之愿:康平盛世
吾之愿:康平盛世
这是一个普通少年,三观超正,心态阳光,不圣母,不偏狭,不种马。可以柔情似水,也可以狠辣无情,一生不忘初心。少时觉醒了另一世的记忆,立志要为国开创太平盛世,为民安定康平。为了实现一生宏远,少时就开始预铺全局,造就势力,培养人才。让他们成为自己位极人臣路上的助理团队。漫漫科举路为官程中,有严父慈父,兄友弟恭,恩师提携,朋友相助,红颜解语。为了位极人臣,为了百姓安康,耍小人,惩恶吏,斗贪官,治奸商。不追
宇寒
我为黄巾代言
我为黄巾代言
汉末三国,群雄逐鹿,豪杰并起!这是一个最混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热血激昂的时代!乱世的开端从黄巾开始,而杨凡的脚步则从一个籍籍无名的黄巾兵开始!新书在本平台已经上架,笔名:正道逍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书友.
追雪逍遥
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
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
你们运气好,穿越过去不是皇帝就是太子。我穿越成大汉奸的儿子没得选择啊!好吧,那就造反吧……历史在我脚下颤抖……
盗草人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大秦系列:穿越成嬴虔
二十一世纪的小帅,莫名其妙的穿越成秦孝公之兄嬴虔,觉醒护国系统。穿越而来的他,在得知嬴虔触犯秦法被割了鼻刑,后自闭已有十三年,他只好发誓有生之年杀商君保新法,并坦然接受如今的身份。老甘龙:嬴虔不当人子,想拥立他当国君,却不知他在打什么算盘。老世族:嬴虔隐藏二十年之中,变了一个人,他要把我们老世族赶尽杀绝呀!犀首公孙衍:秦有嬴虔,六国不幸,老夫自载也!张仪:前辈乃我辈楷模,仪愿尊先生为师!楚萌萌:嬴
竹莲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