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和尚的带领下,苏枫走进了寺庙之中。
令苏枫有些惊讶的是,这百年的时间寺庙建筑基本上没有半点的变化,与外面快速发展的大都市截然不同,仿佛就像两个时代和世界一般,一个亘古不变,一个日新月异。就连和尚身上的穿着也依旧朴素简单和城市的光鲜亮丽不同。
穿过一个一个的寺庙,苏枫也来到了一间小木屋旁。
“施主,到了,住持就在里面,你自己进去吧。”小和尚说道。
眼前的小木屋看上去有些破旧,门窗上已经有多处铜漆掉色,还有被木虫侵蚀出来的一些小洞。
苏枫小心地敲了敲门,生怕用力太大将门敲了下来。
“进来吧。”里面的一个声音说道,声音柔和但又显得有力量。
苏枫推开门走了进去,房间里面的陈设简陋,仅有一些生活必要的家具,破旧的木床和衣柜还有书柜还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的一盏油灯,而在床上则盘坐着一位年约六十多岁老和尚。
对于现在的很多寺庙来说,收入并不算少,近年来各种潜心向佛,求佛祈祷的人数日益增多,香火钱也是一笔庞大的数目,更不用说像平乐寺这种大寺庙,往来香客络绎不绝的,所以苏枫对于这简陋的居住条件是他所想不到的。
可能是看出了苏枫的疑惑,老和尚说道:“怎么了,是不是寒舍太凄凉了。”
“是的,感觉您一个住持住在这种地方也太寒酸了,一路过来之时我看庙中颇佳的房间也不在少数,为何您要居此陋室。”苏枫也丝毫不避讳地说道。
“你觉得平乐寺与外界何如?”住持问道。
“外界比平乐寺繁华。”苏枫说道。
“那平乐寺与我这小屋呢?”
“自然是平乐寺更甚。”苏枫回答道。
“世间万物,亦有万心,不同心之间亦有万界,你可否能解?”住持说完将桌上的杯水饮了一口。
苏枫有些疑惑,但是由于江上悟道苏枫也略悟一些,于是道:“鱼有鱼水之乐,水为鱼之界。山有山林之乐,林为山之界。”。
“可以啊,施主心性果真过人。你所言也皆是重点,但是你可否理解出其中之理。”住持说道。
苏枫想了想,有什么想说却又说不出口,仿佛被一层薄纸隔阻着。
“愿闻其理。”苏枫说道。
“就拿外界和平乐寺相比,外界花花世界迷人眼,灯红酒绿乱人心,有人沉醉其中,此乃贪嗔痴之三戒,可为欲之界。平乐寺与我这小陋室相比,平乐寺虽未有三欲,乃清净之地,但是只能求得内心一个净字,不被利欲熏心,不被色欲所迷,不为外物所动。
只适合求净而不适合求道。心能容万物前提是要能吃万般苦,忍常人所不能忍,方能及常人所不能及。磨砺心性也是修身养性,虽处十尺小屋但心能容纳万物,海纳百川,壁立千仞。”住持说道。
听完住持的一番话,苏枫那层纸仿佛被捅破了一般,一下子将他之前所悟皆连通了起来。世间万物,只于一心。万物万界,万界一心。
接着住持又说道:“神界亦是如此,三界不过是各种小界之合,称为大界,处在同一界之中的人共为一界,互为影响难以有自己的心界。如乐阳市中所处之人,皆会因为欲念过得身不由己,被欲所困。为情为物为房为钱等,众多所到寺庙之人皆是为物所困之人,皆想从这清净之地得到一丝解脱。而我自独处一界,何不逍遥何不自在。”。
住持的这一番话彻底将苏枫所点通,生如浮萍那只能随波逐流,这就像乐阳市之中的人一样。自己应当保持内心这才能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