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知道了,我可跟你们说,手里的好东西可别藏着捂着了啊,赶紧拿出来。”祖母笑呵呵的为安安要见面礼。
“哎呀呀,我这不拿来了么”
一场欢快热闹的场面,安安收获了布匹,手镯,簪子,还有装着轻飘飘的荷包,送出去了文房四宝,手帕,荷包,双方初次印象都很满意。
寒暄过后,开始上座,只见三大件:红烧海参,红烧大鱼,清蒸鸭子。
八凉盘:熏鱼、盐卤鸡、松花、靠虾、瓜子、海蜇、花川、长生仁;
八热盘:炒鱼、炒软鸡、炒玉兰片、会口毛、汤泡肚、炸胗干、鸡塔、山药;
点心;云片糕、红枣糕、
粳米每桌全。
真是丰盛,安安快速又不失礼仪的进食,其他暗中观察的发现安安的礼仪真是比之自己的孩子也是不差的,讲良心的话是比自己的孩子好。
也不知到底什么人家培养出来的,如果当真是公公调查的那样,那为李伯母到底是个什么背景?
热热闹闹的吃过午饭就散开了,毕竟这么一大家子还是有要忙的,已经腾出一个上午了,所以安安就回了住处,小憩一会,就开始规整东西,边规整,边不断的有赏赐进来。
用祖母的话说,12年的生辰礼必须得补上。真是甜蜜的负担,安安拿着轻飘飘的银票傻乐。
直到晚上才将将弄好,安安躺在柔软的床榻上,看着3个6为她列出的亲属关系,真够复杂的。
祖父翰林院编修,一妻3儿子。大伯从四品国子监祭酒,一妻2子,姜浩仁,姜浩礼。二伯父正六品,京府通判,一妻3子,姜浩志,姜浩闵,姜浩文。再就是自己的三个哥哥了。其中姜浩仁与姜浩闵均已大婚,娶妻未孕。
总的来说还是比较和谐的,毕竟没有姨娘庶子什么的,安安挺喜欢的,适应了几天,安安就又恢复了正常的作息。时不时也到两个小嫂子处坐坐,都是好相处的人,除了有些眼红之外,安安不在意,以后又不在一起生活,更何况还是隔房的嫂子。
安静了几天,姜母开始流走于各种宴会,还带着自己,对外说当时太混乱,导致孩子弄错了,被富商养,这次有幸在任上找到了,至于原来的少爷,当然是各归各位了。
姜家也不怕李家澄清,毕竟他们的女儿可是一直在寺庙养着的,没人见过,这次回京又亮了相,谁知道不是一个人?
想到这姜母就咬牙,凭什么她的女儿就的在寺庙长大,岂有此理,因此宴会就算遇到李家的那位继夫人,姜母也没有面子情。
没错,回京后,李氏就自请避世,整日诵经,一切事宜由李文瑞新娶的三皇子娘家的远亲的女儿为继室出门交际。
不好的是,一次没有遇见过李玉珠,“娘,李府那个李玉珠怎么没出门?”
姜氏搂着女儿道,嗤笑“她啊,前一段时间可活跃了,后来可能是三皇子那方出面了,让她不要那么张扬,这才收敛了的,在家学习礼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