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锅底人

第53章 搬到地上住

冬天的时候把烧好的木炭捣成灰灌进沟里压铁实,然后盖上盖。从下头的一个口子点火,像烧蚊烟似的火从这头烧到那头。

这边沟里炭烧完了就点燃那边沟里的,同时把这边沟里的灰掏出来重新灌炭灰,待那边的火灭了就点燃这边的。

热天的时候掀开沟上面的盖,将烧过的灰烬掏出来。往阴沟里灌泉水,泉水从底下钻过带走房里的闷热。

把泉水引来很简单,他砍了几根大竹子破开,捅掉中间的隔,一节一节连起来,那头接住泉水就引来了。

阴沟里要水时架一节竹筒灌进去,不要水时将竹筒移动一下让水变道。

接下来准备盖房的石头和树木,解仲玉动用了鹿队,鹿队有了五员,除了一只还在吃奶其余的都是身强力壮的劳力。

他们跟鹿一家朝夕相处,鹿们能听懂他们的话。解仲玉打开栅栏门一声吆喝,老公鹿带领家族人员出来了。祝宝丹戴着头盔骑上公鹿,解仲玉给成年鹿驮上两只箩筐,自己背着有一只大箩筐出发了。

人鹿来到崖下,解仲玉取下箩筐,让鹿们在附近吃草。他们往箩筐里捡石块,捡满后解仲玉一声叫唤鹿们拢来了。

他给每只成年鹿驮两箩筐石头,老公鹿也驮了两只箩筐,一只箩筐装着石头,一只箩筐里坐着祝宝丹,他自己驮一大箩筐石头赶着鹿队到宅基地。

卸下石头后解仲玉不让鹿们太劳累,又把它们放到林中吃一会儿草。

鹿空人不空,解仲玉挖着一米见方的基脚,祝宝丹用撮箕把挖松的浮土撮上去。

待鹿们差不多吃饱了解仲玉叫唤了一声,鹿们来到他们身边继续干收集石料的活儿。崖下石料遍及,有鹿队帮着搬运,石料很快备其了。

砍伐、加工木材,由解仲玉单独完成,这项工作谁也帮不上他。

接着开始盖房子了,在基脚里填入石头,以黄泥粘合做成坚固的石脚。

在石基上做石墙,也是用黄泥粘合。下了窗户后解仲玉靠着墙搭了一圈跳板,先把材料送到跳板上,人上到跳板上砌墙。

房子两档砌了垛,架上木梁然后盖上茅草。

地面贴着石板,为了提高冬天里的保温效果,解仲玉割来了许多棕皮做成大大小小的棕垫子。用棕垫子包外墙,用棕垫子铺地。

另外他搭了两个茅棚,一个给鹿子一家住,一个堆放柴火及杂物。

在油麻藤花开过两次后他们的房子完工了。

搬家了,解仲玉又用上了鹿队。他们先把一应物品打包的打包,装篓的装篓准备停当后放下地。

解仲玉将货物上鹿,祝宝丹骑着大公鹿领头,他背着大篓押后前往新房。卸下货物后祝宝丹留下来收拾,解仲玉带着鹿队继续搬运。

当他们把家安好了冬天也到了,他掀开沟盖,往阴沟里灌炭灰,盖上盖子将缝隙用泥巴密封,然后点燃一条沟里炭灰。

无论外边大雪纷飞还是冰天雪地房里如春天一般。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战:芒刺在喉
谍战:芒刺在喉
特工一旦被敌人发现,注定会被挫骨扬灰。特工也不是大头兵,只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特工更需要的是智慧和在敌人跟前随时带上千百张面具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些,邓耀明做到了,一次次化解自身危机的同时,更是将日军特高科梅机折腾的生不如死。
小教官
进击的崇祯皇帝
进击的崇祯皇帝
历史系大四学生朱由哲因为在万岁山上的那棵歪脖子树下躲雨,因为遭雷击而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灵魂一起穿越到了崇祯十七年。两人从相互看不上到相互合作,挡住进击的李自成大军,与多尔衮在京畿地区决战,重塑了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人生在世,唯有向前不断进击。不属于爽文,对明末的情势有不少介绍,进度较慢。
太白醉
三国江湖路
三国江湖路
我姓曹,叫曹盖,不是晁盖,是曹盖,你把你那舌头掠直了再说。曹盖带着水浒英雄打三国。关羽关胜谁厉害?都是豹头环眼的张飞林冲谁更猛?
神秘猪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炊烟笠民之沧桑岁月
网上少有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讲述了一段孤高、悲凉的近代故事,站在百姓的视角揭示人性、诠释近代历史没落的根源,思想性、艺术性堪称经典。书中记述了“炊烟笠民”寻常百姓的爱恨情仇,颂扬善良、忠贞、不流俗、不谄媚的有志之士,抨击荒淫、贪婪、不修德、不向善的衣冠禽兽,于沉默中孕育着革命的思潮。全书主旨抑恶扬善,文风古朴典雅,情节一波三折,是莘莘学子洗濯磨淬、提高文学素养的优选书目,是芸芸众生谦冲自牧、培育家
半笔煊章
尘心记
尘心记
少年鲜衣怒马,征战天下,但王朝变故,天下纷争,少年意外迷失,经历种种,三年后,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烨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