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北宋

第一百一十二章 神秘黑雾

那是一只污秽的、具有腐蚀性的、邪恶的,且具有强烈感染性的力量。

“观音护体。”陈惜缘无奈只能将观音姐姐的法相直接召唤了出来。

不单单的护佑灵魂,现在还要护佑肉身了。

“吼~”一声咆哮吸引了陈惜缘的注意,只见本就不明亮且呈紫黑色雾气状的空间之中,忽然出现一条纯黑色的龙形雾气。

“呃……”陈惜缘见那黑色雾气径直朝着自己奔来。再看看自己被观音姐姐法相保护着,散发出的光芒。

虽然并不刺眼,但是这样的光明放在这个空间,似乎和在傍晚开了灯一样显眼。

“这是什么鬼东西?”陈惜缘下意识避开,喃喃自语。

这玩意儿虽然不如外面那家伙那么扭曲,但是陈惜缘感觉似乎也不差多少。

“所以那两个点是眼睛?本就是纯黑的躯干,用更黑的两个点当眼睛是吧?”陈惜缘一连几次闪避,他发现这玩意儿的速度并不快,而且似乎也并没有什么灵智。

要说什么攻击手段吧……好像也没有,也没见个牙齿还是什么之类的。

但是出于谨慎,陈惜缘还是并没有让对方碰到自己哪怕一丝一毫。

一番观察下来,陈惜缘只觉得这玩意儿真就挺离谱的。

身躯大概是龙形,但是又不完全是,姑且称之为蛇形。

体积算不上大,因为没有参照物的缘故,陈惜缘只能用自己来周围参照物。

其也就十来米长,约摸和陈惜缘的腰差不多粗。

它没有鳞爪,乍一看似乎也没有面孔,就像是一团长条状的蛇形黑色马赛克。

但是仔细看,陈惜缘倒是发现了,对方虽然确实没有鼻子等器官,但是眼睛居然是有的。

嗯……说是眼睛,其实说到底还是一团黑色,只是比身躯的黑色还要更加深遂。

“且试它一试。”陈惜缘想了想,便要从自己随身携带的洞天都元洞中取点东西试探一下。

“该死,这腐蚀性实在是太强了。”猛然间,陈惜缘的神色顿时一变。

只见陈惜缘刚刚从洞天之中取出一件法宝,不过是刚刚接触这空间的一瞬间,便被直接腐蚀得干干净净。

这样恐怖的腐蚀性,想来恐怕少有物质能够扛得住。

陈惜缘面色阴沉,仔细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用什么东西去试探的想法。

“泰山印!”陈惜缘快速手掐印诀,好在他倒是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法力并没有受到什么太大的有些。

按理来说,其实法宝之中也是有法力残留的,仅仅只是法力当然不可能扛得住腐蚀。

但是陈惜缘的法力到底是不同的,与普通修士的法力相比差别很大。

一道相对于陈惜缘而言相当庞大的泰山虚影忽然出现在这个空间之中。

泰山印压下,那黑色似乎完全没有感知,仍然在机械的进行动作。

空间之中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物质,这一点与星空倒是有些相似,同样真空。

无声无息间,陈惜缘的眉头再一次皱了起来。

因为……

“居然完全没用,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陈惜缘神色凝重的喃喃自语。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苟苟营的黑暗法师
苟苟营的黑暗法师
创造一个充满奇幻和冒险的世界,百里奚的父亲误入一个古老法阵,被传递到中世纪的西方魔法世界,作为异类,被判为异端而上了绞刑架。小百里奚被遗弃。长大后,父亲遗留的东方玉佩的觉醒,让百里奚知道了东方世界的存在,成为黑暗法师的百里奚开始了向东方中土的探索。在旅途中,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经历了许多惊险刺激的冒险。一段被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就此书写。
铁墨兰
魔女终焉之时
魔女终焉之时
为了终结魔女们不死不休的命运,踏上了斩杀魔女道路的奇迹魔女。魔女被认为世界的异物,以世界的魔力为食,可以随意摆弄规则的怪胎,她们使用违反规则的魔法,遭到教廷的通缉。一具身体拥有两份灵魂,平等又对立,为了活着(死去)而努力着,落入了魔女的棋局,成了变数。他与她所期望着的不过是生与死,注定会循着命运抵达终点,在终点等候的不是答案,只有一份抉择。求生者死去,求死者生还,唯独奇迹不再上演。
水世亡人
一万步登天
一万步登天
(凡人流)当你遭遇过一万次迷失,才能觅得大道;当你经历了七重的孤独,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本书讲述了一个普通人依靠勇气、智慧和毅力实现梦想的故事。平凡的人也要修仙,请走下去,不要放弃。
傻话天才
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
一人一刀,镇守华夏三千年
残阳如血,地上血流成河,残肢断骸遍布,如同修罗地府。先前是三十人,这一次是一百人。下一次呢?会是三百人,三千人吗?我只有一个人,一把刀而已!太累了,好想躺下来!可是我身后的孤城中却有五百七十二个老弱妇孺,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武王的旗帜早已被鲜血染红,武王的尸骸早已化为虚无。唯有陆长生一人,扛着武王的旗帜,屹立不倒。六年了!苦苦期盼的华国援兵却永远让人失望。唯有一人,一刀,独守孤城六年。越杀戮
惨绿少年阿日
修仙就是很困难
修仙就是很困难
唯物主义修仙,给变强提供科学的依据。基本不写修炼打杀的凡人流修仙小说,侧重人情世故,不喜勿入。修仙,就是生活。生活不易,修仙很难。同阶不无敌,女人不白给。资源拿命换,敌友看利益。凡人修仙,没那么快意情仇,更多的是无可奈何。行差踏错一步,往往生死之间。新人新书求收藏+书评,感谢!
精耕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