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在北宋

第一百一十一章 法相观音

第111章 法相观音

“要说对抗甚至压制奈亚拉托提普的话,最好还是大罗道果的存在。”陈惜缘想了想,思索着自己应该凝聚哪位大罗道果的法相。

讲道理,想要凝聚一位大罗道果的法相,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两个先决条件,就足以刷下无数人。

第一,首先得近距离接触过这位大罗道果的存在,不然你就是说凝聚出了法相,也不过是徒有其表。

第二,凝聚法相实则并不是一种能力,本质上其实还是借力量。

因此,你想要借力量,至少也得人家主人同意吧?

人家主人不同意,你还怎么借力量?

不过只要解决掉了这两个先决条件,想要凝聚一位大罗道果存在的法相,还是不难的。

难就难在,怎么样去解决这两个先决条件。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两个先决条件对于其他人,至少绝大部分诸天万界之中的存在来说,都无比困难,几乎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可是陈惜缘现在纠结的倒不是这两个先决条件,而是……

其他人能够有一个选择,或者不能称之为选择,能够有一位大罗道果同意借力量给他的“法相”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可是陈惜缘不一样,他是真的有选择。

“首先就是咱自己家的老头子。”陈惜缘第一个想到的,无疑就是自己家的老头子,大罗道果的存在,陈抟老祖、镇元大仙。

想了想,陈惜缘还是把这个选择排除掉了。

不为别的,那老头估摸着说不太行理自己的。

除非自己真凉了,他可能能够感知到,然后把自己捞出来。

平日里,他自己也说,让自己不要打扰他。

所以说,虽然老头和自己的关系最亲近,但是能够借来力量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大。

“大天尊?”想了想,陈惜缘把目光投向玉皇大天尊。

这位大天尊他能够感知到对自己的善意。

“还是算了,说到底还是不太熟。”再仔细想想,虽然有概率可以成功,但是机会也并不是很大。

好吧……其实也不能这么说,主要是陈惜缘自己不太自信,因为他觉得自己和那位无上主宰大天尊其实不太熟。

“或者……观音姐姐?”否定大天尊的一瞬间,陈惜缘第一时间想到了观世音菩萨。

这位和自己的关系,大概是目前仅次于老头的,毕竟是能够叫一声姐姐的。

“但是观音姐姐都已经……”陈惜缘还是有点犹豫,因为观音大士已经给自己留了保命的手段,再借力量的话……

“不过倒是可以留作备选,再想想其他的。”陈惜缘把观音大士留作备选。

如果接下来没有想到其他合适的大罗道果,他就只有选择观世音菩萨了。

“以我和观音姐姐的关系,多了不说,借点力量护住心神问题不大。”陈惜缘暗暗寻思着。

“再然后,老君……”把观音大士留作备选之后,陈惜缘又将想法移到了那位无上天尊的身上。

他和那位无上天尊自己的关系同样不低,小金刚还是人家留给自己的来着。

“但是老君的话……感觉可能性也不是很高。”莫名的,陈惜缘犹豫了一下,还是排除了那位道祖天尊。

说不上为什么,但是陈惜缘就是有这种直觉,总感觉可能性应该不大。

“老母……算了,这个干脆当我没想过。”放弃了老君,陈惜缘又想到了……

好吧,陈惜缘只当自己没有想过,那位能够不整自己就算是不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上神请受我一拜
上神请受我一拜
“以后你是我的人。”我一脸惊呆的模样,“宁溪哥哥,你说话真有趣呢。”“是你父亲告诉我的。”“我父亲?”我内心气死了,被父亲卖了,还帮忙数钱。这些年敢情我父亲把我托付给宁溪了!表面上我还需要表现得羞涩可爱得不要不要。天知道,我避而远之,对方偏偏死命往我身边靠过来。“是啊,我准备等你大一点,带你上京赶考。”“我可以在家等你呀。”“阿华。”宁溪唤了我的名字,眼神比往常温柔了不少,“你长大了,那就会有更多
平生相思
飘零飞叶江湖泪
飘零飞叶江湖泪
乱世江湖,纷争不断,剑客的剑,美女的情,夹杂太多情与恨、血与泪。
孙磊峰子
蛊修:从控心奴开始崛起
蛊修:从控心奴开始崛起
卖身为奴成为蛊师,偶得盗圣传承,盗取大敌一品灵脉。以鼹鼠之身,投入敌对势力,阴谋算计终成蛊圣。六道同修,以绝世之姿,横断万古。剑道、运道、偷道、戏道、力道、梦道等等蛊修流派。三尺剑蛊、巨力蛊、假面蛊、大肚蛊,之上更有唯一仙蛊。一览蛊道世界的精彩与神秘。
壬子墨
至神六道
至神六道
就在高考时君六道意外出车祸后就穿越了N次,接下来他的事迹让整个修真界都轰动了,三杀星现,神仙人乱;九天出世,千古浩劫;太上忘情,至神六道。诉说着主角一路披荆斩棘。
微笑辣么灿烂
白衣惊鸿,此间最得意
白衣惊鸿,此间最得意
(慢热文)曾被誉为当世第一剑仙的叶白衣在一场算计之中惨败而归。年幼之时被迫带着师尊的尸体逃亡京都城,后来又为了稳固境界而算计了一位女子,却没想到因此害的她香消玉殒,那年亲眼看着她死在京都城外的相思湖上,因此心怀愧疚。于是假死天下,隐姓埋名,布局天下,只为了替心爱的女子与师尊报仇,剑指京都。————几度何时逍遥梦,杯中有剑邀上客。我寄明月与长剑,三两清风二两酒。人生如海潮,大起大落。有人雾里看花,有
庸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