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望着米汤,心念急转,突然道:“宫中冰窖还在用吗?”
众人面面相觑。
--
粥棚前,大锅内的热水煮沸后,方含英和殷紫萍合力将一块块冻成冰坨的守山粮倒入大锅熬煮。
奇特的是,经过冷冻的萝卜米,很快就变成稠稠的萝卜糯米粥。
难民眼看着一车又一车以冰桶保温的“守山粮”拉过来,终于民心安定,挨个排着队领粥。
何惠妃困惑地望着这一幕:“这是为什么?”
子衿温声解释:“寒冷的冬日里,浸过冷水的米陈放了一夜,常常会结冰,奇怪的是,这样的米下了锅,却比刚刚淘洗好的米,能更快地熬出绵软可口的米粥。”
何惠妃听后,更加好奇了:“你怎么会知道呢?”
子衿望向正在忙碌的众人。
先前还在尚食局当差时,冬日寒夜,她在大厨房内一边翻看药典,一边煮粥做夜食。
刚把米浸入冷水里,却越看越入神,时间长了,竟然忘了米,就在冷灶台边上坐下了。
直到天际渐白,鸡鸣声起,她才陡然清醒,急忙去查看,米早已冻成了冰坨……
难民接过热气腾腾的萝卜粥,吃得格外香甜。
一个小女孩心满意足道:“娘,好吃!真的好吃!”
子衿望着小女孩满足的笑脸,不由露出由衷的笑意。
何惠妃感叹:“天下多少山珍海味,也不及这守山粮珍贵啊!”
就在此时,子衿发现殷紫萍衣服单薄,接触到冰坨的手也冻得通红,便解下了自己的披风,暗示阿金送过去。
殷紫萍裹紧了披风,看向子衿,子衿却别过脸去,仿佛披风不是她送的。
殷紫萍背地里瞪她一眼。
何惠妃柔声道:“先前的赈灾举措日见成效,再有了这批守山粮,咱们总算可以歇歇了。”
卫兵赶来,子衿将一叠画纸交给卫兵。
“凡有剧毒的野菜已全部绘像,找城中乞丐编词传唱,教百姓们识别毒草,千万不要再误食了。”
卫兵接过画纸:“是。”
阿金匆匆赶来:“主子,画屏遣人禀报,收容的病人太多,皇后过于疲累,已是病倒了,可任凭他人劝说,就是不肯离开!”
子衿脸色一沉:“胡来!”
说着,就转身匆匆离开。
人群里一直监视着子衿等人的锦衣卫看了一眼秩序井然的难民队伍,转身消失在人群里。
病舍内,胡善祥在为病妇诊治,观察她病情变化,大夫甲战战兢兢,在一旁学习。
画屏站在屋外张望,数次欲言又止。
很快,病妇的丈夫也高烧昏迷被人抬进来,胡善祥替他诊治,画屏露出恐惧的眼神。
下午,胡善祥在药房配药。
画屏催促:“娘娘,孙贵妃已遣人来问过三次了。”
胡善祥固执道:“我不回宫。”
恰在此时,子衿走进来:“那我来请你回宫。”
胡善祥吃了一惊:“别进来!这儿有病人,你别踏进来,免得染了病气。”
子衿垂眼看向她,毅然道:“你不愿离开险境,那我也不能走。我识得药草,也能帮忙。”
胡善祥蹙眉:“光识得药草有何用,你能诊病,还是能开方?你才见过多少病人?既然都不能,就别留下来添乱!”
见子衿神色不以为然,她严厉道:“如今我不在宫里,太后与宫务都要托付于你,怎么可以任意妄为!”
子衿惊讶地看着眼前布衣钗裙的皇后。
胡善祥发问:“你为何这样看着我?”
子衿突然笑了:“从前看到的皇后,总是一脸病容,郁郁寡欢,还是第一次听见您这样中气十足的说话,虽是荆钗布裙,却非常威严。可是皇后娘娘,我不能让你留在这儿,你们,马上带娘娘离开!”
胡善祥先是愕然,旋即正色:“谁都不准进来!病坊出现不少疑难之症,我正在改良处方,不能离开此地!”
子衿无奈:“皇后!”
胡善祥一脸肃容:“我才是大明的皇后,我命令你,立刻回去,不得延误!”
子衿只好离开病坊,却忍不住回过头去,胡善祥正在研究医书重配药方。
子衿神色变得坚定,带着阿金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