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寒冬来临,北方的胡人总会南下骚扰边境,搅得边境百姓不得安生。
近日又传出边境的官员与胡人勾结的流言,为此晏卿辰多次与大臣们商议,探讨对策。
这几日,晏卿辰总是愁眉不展,萧楚萤便问他缘由。
晏卿辰把自己的担忧都与她坦白了,丝毫不在意她是后宫的妇人。
萧楚萤便安慰他:“哪怕前朝的事务再多,也不应该让自己一直那么累。”
晏卿辰颔首,搂着萧楚萤的腰身,下巴搁在她的肩膀上。
“朕只是在想,最近边境是不是不太稳定。”
“陛下若是忧心,不如把边境的官员都换了吧。”
这倒是个好主意,但晏卿辰又想到:“那驻守的武将呢?”
“陛下要是不放心的话,也可以换了。”
晏卿辰想了想,突然试探开口:“要是朕把戚弘业派去驻守呢?”
萧楚萤也不大在意,“那也全凭陛下安排。”
戚弘业做了镇军大将军这么久,一直待在京城里,没什么战事,也是时候做出一番贡献了。
见萧楚萤不怎么在意,晏卿辰也就放心了。
“那朕就派他去镇守边境了。”
这时萧楚萤突然想起:“对了,长公主在尼姑庵怎么样了?”
晏卿辰摇头,兴趣恹恹,“不清楚。”
随后,他感觉困意袭来,高大健硕的身躯瞬间化作流体型,滑落到她的膝盖上,一屁股坐在蒲团上。
萧楚萤有些无奈,小皇帝怎么无论到了多大年龄,都那么喜欢趴在她膝盖上呢。
不过,小皇帝今年也不过才二十三岁,还很年轻。
“咱们要不要趁机给她送封信,问一下她的近况?”萧楚萤又问。
“你看着办吧。”
这些年来,长公主一直没有任何动静。
晏卿辰得到的消息是她一直安分守己的待在尼姑庵里,他就放心了。
只是,每当皇帝的万寿节快到时,长公主总写信说想回京参加寿宴,皇帝都不予理会。
放她回京是不可能的,小皇帝一点也不想看见她,也不会对她心软。
当得知戚弘业要被派去驻守边疆时,戚夫人忧心忡忡。
“这么冷的天,北境天寒地冻的,陛下怎的这般狠心,竟让你去那种地方?”
戚弘业倒是很乐观,“在其位谋其职,保家卫国本就是作为将军的职责。”
戚夫人却压低声音,揣测道:“妾听闻陛下一直很介意夫君与皇后的青梅竹马之交,此次说不定是他故意为之……”
闻言,戚弘业训斥她:
“一派胡言!你从谁那里听说的?”
戚夫人很委屈,“宫里的人传出来的,难道妾说错了吗?”
戚弘业正色道:“自然错了,你要知道祸从口出,有些事别人乱传可以,但是你信了就是不行!”
闻言,戚夫人被唬住了,期期艾艾地说:
“是,妾明白了。”
随后,戚弘业长叹口气,叮嘱戚夫人:“我不在的时候,你要照顾好孩子,如若碰到困难,可以去求助皇后。”
闻言,戚夫人不禁合理怀疑戚弘业和皇后的关系了。
于是,她不满地撅了撅嘴,“为什么是求助她?难道她会帮忙吗?”
戚夫人想起皇后那尊贵典雅的形象,犹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