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莳和木森作为两个班的助教,一人跟一位老师。
莫莳跟着于成德,带儿童班;木森跟着苏慎,带青少年班。
李尚、王熙和、葛成仁、潘康他们四个正在书房,如痴如醉地研究经方。
于成德和苏慎猜拳输了,负责给孩子们中医入门启蒙。
“莫莳,先点名吧,我认认人。”于成德坐在讲台后面的椅子上。
“好的,师父。接下来,我点到名字的,举手大声喊‘到’!
莫震庭?”
“到!”
莫莳对这个小胖子印象很深。
原来小胖子叫莫震庭,这么威风的名字,跟他胖乎乎的身子,还真不太对得上号。
“莫万海?”
“到!”
……
点名结束,莫莳看向于成德,“师父,除了莫万湖,咱们班其余人都到了。”
“好,我们开始上课!”于成德点点头。
莫莳坐到了讲台旁边的凳子上,这里是专门留给她的位置,面对着整个教室,可以把孩子们的举动,尽收眼底。
“中医是什么?中医是用华夏传承千年的方法,利用药草、针灸、艾炙等疗法,给人们治病的医生。
想要成为一名好的中医,要研究的无非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病。
人是什么?为什么会生病?生病了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先来聊一聊,中医是如何看待‘人’的!”
说道这里,于成德站起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人体平面模型。
“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也不管是华国人还是外国人,并没有根本的区别,都是由头、躯干、四肢和内脏四大部分组成的。”
于成德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指点着。
“面对同样的人体,中医和西医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的,两者有很大区别。
西医把人体结构分为九大系统,运动、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等等。
他们把人体看做一台机器,由各个器官组成,各个器官就是这台机器的一个零部件。
哪个零件坏了,就修哪里。”
于成德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他还曾经研究过西医,想要知道西医和中医的区别。
但了解过西医之后,他对中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中医和西医是不同的,西医把人看做一台机器。
但是,在中医眼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
人,之所以被称为万物之灵,不是随便说说的。
下面,我就来讲讲,古人眼中的人体小宇宙……
人有四肢,对应一年春夏秋冬四季。
人有十二正经,对应一年十二个月。
人有脊柱二十四节,对应一年二十四节气。
人有三百六十五正穴,对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人之肋骨,前胸十对,后背十二对,对应天干地支,天干有十,地支十二。
人有五脏六腑,对应五运六气。
除此之外,古人还认为,人有五指、五官,对应五色、五味、五方、五音、五化……
这就是古人讲的,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