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又换了意境,这是人家烟火的气息,如此的笔法当真吓到了众人,武佶心里已经平静了下来。
这种手法是在太妙了,竟然三人处在其中一样。
见铺垫的差不多了,允浩也就不在过多卖弄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落笔则是,杭州允浩允子瞻。
终于写完了。
而武佶也看完了,不过他眼神很是奇异,心中想的是什么,允浩不得而知。
一时间众人竟然奇异的安静,只有呼吸声,而一旁的刘宏早已是看的呆了,他也是第一次见到,皇帝也会有眼神呆滞的一面。
于是他下一刻给了自己的一巴掌,这才清醒了过来,强行让自己不要那么去想,可心中如何能不去想。
原来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也有白痴的时候。
半响后,武佶才叹了口气,于是把写好的纸张递给了武姬,让她拿给几个祭酒看。
他已经不需要在看了,心中却是在想,这样的诗词可谓是后无来者了吧,这样一来,以后的中秋让别人如何填词呢。
这还真让武佶猜对了,看来这位皇帝对于诗词还是很了解的。
在正史中有提到过,中秋水调歌头一出,于词皆废的说法。
虽然有些夸张,但当时的人们还真是这种想法。
因为这首词,无论是意境手法,都已经是,达到了人能想到的极致了,这种意境和转换的美,除了苏轼古来无二。
而今,允浩就是如此,只是他不曾想到会有这么夸张的后果而已。
几位祭酒,终于看完了,几人就那么招呼对视着,接着传来一声轻叹,这是李如来发出的声音。
于是他竟然迈着步,有些踉跄着走到允浩的身边,眼神有释然也有解脱,而眼中的血色可是骗不了人的。
人生这种大起大落,可谓最是让人措不及防,也最为伤人。
他的举动吓了允浩一跳,他还以为这人要装死在自己的身上。
然而,下一刻,老者对着允浩深深一依,口中道,老朽的确是老眼昏花了,这样的大文豪,可以说允公子你,不是大文豪能概括的了,或许可以叫你诗中圣人,也不为不可。
这…武佶想要出言打断,可还是没有说什么。
允浩皱眉,心说你这是见明着对付不了我,又要捧杀我。
他的举动吓得在场的人无不震惊,虽然允浩的词的确是惊为天人,但你可是国子监的祭酒,如此做岂不是打了自己的脸。
老朽的确是井底之蛙,不过见我大禹有你这样的诗人,老朽很是欣慰,为先前的行为,李如来羞愧,还请公子能见谅。
允浩心中还在纠结,就见他对着允浩又是一礼,这才转头走向武佶。
陛下,李如来老了,恐难以胜任国子监的职务了,老朽请辞,请陛下应允老朽回家颐养天年。
这…武佶心里有些惊讶,这老头子还真上头啊。
不过他还是说道,李先生,你与子瞻可谓是误会而已,何必如此认真呢,在朕看来,先生你想多了。
陛下,老朽请辞可不是一时气话,而是发自内心的。
今日的事,让老朽明白,江山代有人才出,老朽确实胜任不了,也该回家去了还请陛下应允。
武佶心中叹了一口气,无奈只好点头应允。
不久后,几个老祭酒等人就走了出去了,见他们步履阑珊,允浩也有唏嘘,只是他没怎么多想,人为此都要付出代价的,无论你是谁。
来来来子瞻,与朕喝几杯,言冰云,你去将这首词哪去给他们看看,也让他们领略一下子瞻的文采。
言冰云长舒一口气,领命而去。
本章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