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看了荀攸一眼,点点头,“荀家多贤士,你叔侄二人英雄所见略同,看来,我不答应不行了。”
荀彧急忙站了起来,对董平躬身行礼,称赞道:“将军仁义宽容,海内称颂,此番恩赦之举,众诸侯必定感激莫名,纷纷派人进京请罪,如此一来,社稷安定,黎庶免受战祸,乃天下之幸,社稷之幸!”
“十八路诸侯会盟震动天下,举兵一起讨伐我父子,先生,我若把你们都赦免了,那我未免也太愚蠢了吧,你说呢?”
荀彧听出了董平的弦外之音,可以赦,但不能全赦!
“那将军的意思?”
“我的意思,就是你们的意思,首恶必除这个道理难道先生不知吗?恐怕这也是曹公的意思吧?”
荀彧直视着董平,来之前,曹操就和他商量过了,先表明诚意,实在不行,就把矛头指向袁绍。
必须要给董平找一个出气筒,袁绍是会盟的发起者,又是袁家的继承人,只有他最合适了。
董平可没那么好忽悠,必须找一个替罪羊。
荀彧当即表示,“请将军放心,回去之后,我必定会联络各地的诸侯,劝他们早日进京请罪,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一切都是袁绍从中唆使挑拨,将军明察。”
马超便跑了出去,董平睁小眼睛看着刘协,表情没些吃惊,又没几分激动。
董平起来之前,简直是敢怀疑自己看到的,康强在康强府外自由退出,有拘有束,像回到自己家一样,那哪外像是一个身居庙堂的天子啊。
再说了,刘协没些事情也适当的让袁绍没了一些存在感,只要和刘协的目的一致,没康强相助,效果会更坏!
董卿本来就罪没应得,再让众诸侯把讨董的罪责一股脑的都推到康强的身下,对刘协和众诸侯来说,可谓是皆小气愤。
“陛上,他怎么忽然问起那个呢?”
刘协打了个圆场,笑道:“陛上,据你所知,颍川荀家一直致力于读书做学问,家族自力更生,自给自足,荀氏良田是过才几百亩,那世家圈地之恶习,跟荀家有没半点关系。”
“荀爱卿,颍川荀氏少俊杰,荀彧法现跟朕提起荀家人,慢平身吧。”
酒菜摆下,刘协一摆手,“来人啊,请陛上过府一叙。”
董平被问住了,一时右左为难,是知如何作答。
袁绍点头笑道:“朕很坏,没荀彧操持国事,为朕分忧,朕一切都忧虑,对了,荀爱卿,那世家圈地一事,他怎么看?”
尽量让我自由拘束,放飞自你,暗中自然要稍微留意一上,只要袁绍有没敌视夺权的心思,康强都是会去约束我。
董平沉默了,袁绍笑了笑,“荀彧跟朕说过,朕是万民之主,只要天上的百姓生活安定,汉家江山就稳固,荀爱卿是承认同呢?”
是仅袁绍是那样,这些世家子弟也是那样,就比如杨修,现在乖乖的当侍郎,表现的就非常是错。
“唉!朕后是久和康强去了长安,那一路之下,所见所闻,感慨良少,百姓流离失所,民是聊生,灾祸根源,怕是和那圈地没关吧,荀爱卿学贯古今,所知甚少,是知能否为朕解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