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天道赴死之问天卷

第165章 梁家小儿,你当真要灭我尚氏吗

伴随着声音,一道剑芒斩碎大门,锋芒强劲霸烈,墙壁瞬间崩塌,屋顶被剑芒掀翻,抛飞到半空中,化为齑粉,片片瓦砾如雨倾落。

屋内的二十余人猝不及防,四五人顷刻间被刀芒斩为碎肉,尚永年与尚永贞携手跃向半空,尚载兴与尚载莲也狼狈地躲开了这一致命的攻击。

其余各人或重伤或轻伤,现场一片狼藉。

立住身形,尚氏幸存的强者又惊又怒,审视前方。只见一个黑甲杀神,手持三尺寒剑,目露煞气,傲立于烈焰之前。

“宗师境强者!”

尚永年与尚永贞对视一眼,面露惊骇之色。见此人面目英武,甚为年轻,并不认识,尚永年冷声喝道:

“你是何人?为何要袭击我尚氏一族?”

“五里氏族,梁东明!特来灭你尚氏!”

梁东明怒喝一声,周身瞬间包裹鳞甲,已经杀向尚永年等人。

他手中的蝉翼剑闪烁着青色寒芒,三丈之内,剑芒时而长,时而短,攻守厮杀,伸缩不定。薄如蝉翼悄无声,杀人嗜血不留痕。

十几个尚氏的七八品幻念师急忙施展身法,围攻梁东明。一时飞针如雨,紫芒密集攒射。

“叮叮叮——”

飞针在黑色鳞甲之上撞击出点点火花,梁东明毫不在意,化为道道残影,避开紫芒瞳术的攻击,几个变向加速,已将四个幻念师毙于剑下。

“先天神魔炼体诀!”

尚永贞不由面露惊色。尚永年也是面容一肃,沉声道:

“梁东明?难道是五里氏的第三代子弟?宗师境强者?先天神魔炼体诀?他到底是谁?”

片刻之间,又有两名尚氏的幻念师被梁东明刺中要害重伤倒地。梁东明宛如死神一般,毫不留情地结果了那两名尚氏幻念师的性命。

忽然,两枚细针以极为诡异的弧线射向梁东明的双目和双耳,契机和角度选择的极为巧妙和刁钻。

梁东明的黑色鳞甲可以覆盖全身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肤,唯独耳鼻口处留下细小的孔洞。

梁东明咦了一声,手中的蝉翼剑化为一条三丈长的银白冰带,围绕周身划出一个圆弧,剑芒所到尚氏族人无不辟易。

头颅微侧,覆盖鳞甲的手指,穿花舞蝶般地在双耳与眼前一晃,四枚细针已经被他夹在指缝中。

斜睨了一下手中的细针,梁东明心头一震,紧接着一股怒火不可抑制的燃烧了起来,目光瞬间锁定三丈外的尚载兴与尚载莲。

将蝉翼剑重新缠缚在腰间,梁东明从怀中掏出两枚细针,这是他从费泽茹脖颈处取下来了。

“尚氏一族的细针上不但涂抹剧毒,而且每一枚针上都会雕刻使用者的名字。”

语速缓慢,却带着无尽的杀意,双目赤红,逼视着尚载兴和尚载莲。只见他掌心中的六枚细针的尾部都雕刻着“兴、莲”二字。

尚载兴和尚载莲不由怔然。此刻,他们既惊骇于梁东明刚才如此轻易地破解了自己的袭击,又疑惑于他的手中为什么会有另外两枚自己的飞针。

梁东明将手中细针抛落在地,戟指厉声道:

“你们!杀我泽茹姐姐,重伤我老爹,罪该万死!”

尚载兴和尚载莲心头猛震,不及多想,一道黑影已经冲向自己,两人刚想退避,忽然感到一股强大的劲气缠缚住了自己,周身竟然无法动弹。

感应到死亡的气息迅速逼近,尚载兴和尚载莲急忙高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蛊修:从控心奴开始崛起
蛊修:从控心奴开始崛起
卖身为奴成为蛊师,偶得盗圣传承,盗取大敌一品灵脉。以鼹鼠之身,投入敌对势力,阴谋算计终成蛊圣。六道同修,以绝世之姿,横断万古。剑道、运道、偷道、戏道、力道、梦道等等蛊修流派。三尺剑蛊、巨力蛊、假面蛊、大肚蛊,之上更有唯一仙蛊。一览蛊道世界的精彩与神秘。
壬子墨
至神六道
至神六道
就在高考时君六道意外出车祸后就穿越了N次,接下来他的事迹让整个修真界都轰动了,三杀星现,神仙人乱;九天出世,千古浩劫;太上忘情,至神六道。诉说着主角一路披荆斩棘。
微笑辣么灿烂
白衣惊鸿,此间最得意
白衣惊鸿,此间最得意
(慢热文)曾被誉为当世第一剑仙的叶白衣在一场算计之中惨败而归。年幼之时被迫带着师尊的尸体逃亡京都城,后来又为了稳固境界而算计了一位女子,却没想到因此害的她香消玉殒,那年亲眼看着她死在京都城外的相思湖上,因此心怀愧疚。于是假死天下,隐姓埋名,布局天下,只为了替心爱的女子与师尊报仇,剑指京都。————几度何时逍遥梦,杯中有剑邀上客。我寄明月与长剑,三两清风二两酒。人生如海潮,大起大落。有人雾里看花,有
庸人一个
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
半个纸人也能干翻全场
陶缘带着前世任务来到昭愿楼,在发现了昭愿楼的秘密后发誓要一把火点了它。但不管他怎么努力,昭愿楼依旧在那里一动不动。这天草包皇子来到昭愿楼,说想要当皇帝。陶缘这才意识到,自己想要火烧昭愿楼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了。
砂糖山
止乎于礼
止乎于礼
轮回之主一朝陨落,世人只道他因心魔而而陨,却不知心魔为谁而生。轮回之主陨落,导致各界轮回出现混乱,三界一分为六,六界自此而生。创世神主莫名失踪万年,待神主归来,那个传闻早在万年前就已经陨落的轮回之主竟也在其列。你我曾因不该有的妄念动之以情,惹下滔天大祸,如今一切回归平静,为了这苍生,从今往后,我愿与你止乎于礼,共守六界太平。
浮川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