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孩子的妇人,名叫何莲。
她的家所在的位置几乎横穿了这个不大的寨子。
她对此颇为不好意,将孩子放到地上,让他自己跟着,就伸手去帮郭氏背背篓。
“我家就在寨子最里面,虽然多走了几步路,但是安全。”
姜晚挺喜欢这个大姐的性子的,开朗大方,为人耿直。
她好奇道:“大姐,我见咱们寨子里的人都谨慎得很,之前有人来寨子里闹过事儿吗?山匪还是流民?”
何莲得了这么一家人,见他们还拉着一头驴,便知道是不缺吃喝的。
心里高兴,答得也痛快:
“哎,这年景不好,南边闹饥荒,北面一样跟着遭殃。”
“你们没见到,那从南边过来的流民,一个个都惨得很啊,个个皮包骨头肚里像是揣了个球。都是吃土吃大的。”
“就顺着俺们那山道下去,走到官道上,没多远就能看到尸体。那尸体的颜色跟路边的土也没什么区别了。”
“这能活下来的,走到这里来的,哪个不是狠人?”
“他们不敢招惹官家,就打我们这些没人看顾的偏远寨子的主意。”
“就我们下面有两个村子,都被流民给强占了!”
姜晚好奇:“这朝廷不管吗?”
“管,怎么不管?”
何莲道:“可管有什么用?那些人个个都是不要命的。为了一口吃食,为了能活下去,就算杀个把官差又算得了什么?”
姜晚听得惊讶。
这流民由南逃到北,不就是为了能够得到朝廷的救助吗?怎么到了这边反而落草为寇了呢?
姜晚:“何大姐,这流民进城,朝廷怎么安置?”
“安置?”何莲苦笑,“安置到下面村子里开荒呗,说得好听些,给粮给种,开荒的得三年无税收。”
“这不是挺好的吗?”郭氏也表示疑问。
这样一听,不就是村民们最想要的结果吗?
“是啊,多好的事儿。”
“可是南边打仗,兵力不够。这不人丁税又征上了。”何莲不由地叹气,“那些流民里但凡有个年轻力壮的,都给强行征丁。这刚逃过来又得给撵回去,哪个乐意?”
“不知那些流民,你们看我们这寨子里,除了看门的那几个后生仔,就只剩下老弱妇孺了。”
“就连我家那口子,也被征走了。这下辈子还有没有命回来都不知道呢。”
何莲家有两个空屋,除了儿子狗娃,还有一个年迈的婆婆。
晏珩他们不适合住在这里,所以留下的就只有姜晚郭氏,带着桑儿小游和那个叫三娘的女娃娃。
快到何莲家的时候,姜晚无意中看到,在错落的泥坯房子后的一棵大树下,正站着一个满身补丁,头发凌乱的少年。
那少年看起来十二三的模样,看起来瘦弱,一双眼睛却凌厉得很。
正直勾勾地盯着他们。
何莲也看到了那孩子,神色略显慌张,小声对姜晚道:
“哎,那是卫云,是个可怜的娃娃,家里大人去城里卖货,一家都被流民给害了。哎……”
所以,他过来盯着她们,是仇视?
姜晚正欲开口说些什么,一回头却发现那少年不见了。
何莲道:“以后见了这孩子你们还是躲一下。
哎,这孩子虽然身世可怜,但到底是恨透了南边来的流民。
对你们肯定是有敌意的。
别的不说,就说出门被他扔块石头什么的也受不了。”
姜晚点头,表示理解。
这年头,最不缺的就是孤儿,就是失去和伤害。
能在擦眼而过的灾难之中活下来,已经是幸运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