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听着崇祯的话若有所思的想了想,斟酌着开口:“公子,番薯和土豆固然口感极佳,就是不知亩产如何,若是亩产太低,恐不适合大面积种植。”
宋应星的话虽然说得委婉,但崇祯还是听懂了他想表达的意思。
宋应星无非就是想说,现在的大明缺粮,要是土豆番薯亩产太低,占用大面积田地种植不划算。
土豆和番薯在后世那可都是高产农作物,亩产可以达到几千斤。
当然,现在这个时期肯定达不到那么高的产量,但亩产千斤左右应该还是可以的。
崇祯一番思忖后,缓缓开口:“宋先生,这土豆和番薯都极为高产,亩产达到七八百甚至上千斤应该不是问题。”
众人听到崇祯这话,都是一脸不敢置信的表情,尤其是王狗剩和王刘氏两夫妇。
“黄兄弟,我从小就泡在农田里,我从没听说过有这么高产的物种,要真是一亩地能产七八百上千斤,那以后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皇帝让我们把土豆番薯拿到皇庄来试种,不就是想让你们不饿肚子么。”
崇祯随口说了一句,转而对宋应星道:“宋先生,待会儿我会把种植土豆、番薯、玉米的方法教给你,等到冬麦收割完,再由宋先生把种植方法推广给百姓。”
宋应星不敢怠慢,拱了拱手应道:“谨记公子吩咐。”
用过饭后,崇祯让王狗剩带着自己选了一块田地,亲自下田示范。
“宋先生,这三种农作物,土豆、玉米种植相对简单,土豆只需要在播种前切成块,但要保证每块上面都留有苗孔,翻土种植,每株间隔距离一尺,深度两寸即可。”
“玉米在种植前需要挑选出颗粒饱满的粮种,两粒种一个坑,种植深度和距离与土豆相当。”
“玉米种植时,可以选择两排玉米两排黄豆一起套种,黄豆是比玉米要成熟的早的,黄豆成熟后留下的根茎刚好可以给将要灌浆的玉米提供肥力。
崇祯说到这顿了顿,才继续说道:“番薯相对麻烦一些,现在这个时节正当育苗,等冬麦收割完成后,就可以栽种了。”
“育苗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待番薯长出藤条后,割其藤条,在切割成尺许长短横栽于土,深度两至三寸,间隔距离一尺。”
崇祯一边说一边用锄头在田里比比画画、挖挖刨刨,把三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尽可能说得详尽。
末了,向宋应星问道:“宋先生可看明白了,还有什么不解之处?”
“公子说的极为详细,我都看清楚了,我一定会把土豆玉米,番薯的种植方法,一丝不苟的教给百姓。”宋应星恭敬应声。
黄狗胜却在这时,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黄兄弟说得细致,连我这个大老粗的庄稼汉都能记住,谁要是连这都记不住,那不是傻吗?”
崇祯没有搭王狗剩的话,而是补充道:“宋先生,这三种农作物在我大明北方都还没有种植过。”
“具体种植情况和产量情况,还要等种植以后才能知晓。”
“所以从种植到成熟,你都要时刻关注,以便总结种植经验,向全国推广。”
Ps:看了200多章都舍不得刷个免费小礼物的看官,你们是真小气,你们免费礼物要留着下崽吗?
另外小编今天新上传了一本书:《综武:惜别宁中则后我转战黄蓉》
这本书多女,喜欢的可以去看看,不喜欢的就别去凑热闹了,免得你去点一下就跑,把小编评分拉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