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右侍郎范复粹,看着开小会的两拨人和蒋德璟嘲弄起来:“大人,猜他们在说什么?”
“嘿嘿……,我才懒得管他们说什么,只要别少给粮就行。”
蒋德璟很是玩味的随口回了一句,而后才对一脸铁青的倪元璐解释道:“倪大人,别用你那吃人的眼神瞪着我,我很理解你择优录取,是想要尽可能的为朝廷选一些有用之士。”
“可是你看看这两拨人,他们送进来的人,朝廷敢用吗?”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这群人进国子监的使命就是为朝廷带来赈灾粮,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多贡献一点呢?”
倪元璐还是一脸铁青:“哼……,你既然知道这些人并非善类,那当初为什么还要支持陛下用监生名额换粮?”
闻听此言,蒋德璟用老气横秋的语气接过话茬:“倪大人,虽说我们同为尚书,可我年纪比你大,在中枢的时间也比你长。”
“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这事跟老夫支不支持陛下无关,就算老夫不支持,陛下也会这么做。”
“刚刚老夫说的那些问题你以为陛下自己不清楚吗?所以今天这七十六个监生,大概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仕途。”
“所以,倪大人你择优不择优都无关紧要了,因为这七十六个监生不会有仕途,陛下仅仅是用他们来换粮食救济我北地受灾的上千万灾民而已。”
蒋德璟说到这,露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样子,摇了摇头,感慨道:“可惜呀!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两拨人……呵呵……”
蒋德璟短短一席话让倪元璐犹如醍醐灌顶,喃喃自语的说了一句:“这就是为君之道吗?”
良久倪元璐才回过神来,对蒋德璟躬身一礼:“蒋大人,倪某受教了,也许之前在国子监呆的久了,人也变得迂腐了。”
之后,没有了倪元璐的择优录取,剩下的二十一个名额遭到疯狂抢夺,甚至出现了三十几万石一个名额的情况。
这样的场面蒋德璟乐见其成,脸上一直挂着笑起的褶皱,暗自感慨!
这一波下来,户部怕是要多出一千万石粮食,老夫暂时不用为缺粮而忧心了,陛下英明啊!
紫禁城,御书房。
崇祯放下手里的奏章,端起茶碗抿了一口:“王大伴,朕的皇庄有多少土地?”
“回禀皇爷,皇爷的皇庄分布在顺天府、河间府两地共计有四万多顷,都是上等的良田?”
王承恩恭敬的答道。
崇祯若有所思的想了想,接着问道:“都是水田吗?”
闻言,王承恩再次躬了躬身:“回皇爷的话,倒不全是水田,也有麦田。”
崇祯点点头:“很好,给户部左侍郎送应星和储监局掌印太监高时明传旨,明日陪朕去皇庄,再把锦衣卫从福建带回来的番薯、玉米、土豆给带上。”
“老奴遵旨。”
王承恩应了一声后,夺门而出。
王承恩走后,崇祯又拿起了桌上的奏章。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夕阳西下,正当崇祯准备打卡下班时,门外小太监进来禀报道:
“陛下,户部尚书蒋德璟求见。”
崇祯挑了挑眉,这蒋老抠真会挑时候,自己还想着把昨天忘掉的虎皮给皇后送过去呢!
崇祯心里嘀咕着向小太监吩咐:“传他进来。”
不多时蒋德璟就笑呵呵的进了御书房。
“老臣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